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走出去”对外投资已经成为解决本国弊端产业的一条有效途径。农业作为保证国计民生的一项基础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发挥本国农业上的优势,解决本国农业的弊端,农业“走出去”已恰逢其时。2012年中国对外农业投资总额相比前年增长了3.2%,达到30.1亿美元。中亚五国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地广人稀,与中国相邻。中国投资于中亚五国具有地缘优势。本文通过分析中亚五国农林牧渔业的发展状况,找出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业的互补性;根据投资引力模型确定影响跨国投资的因素,定量分析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业行业投资的影响因素;确立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业投资行业所选择的基准,即选择中国趋于或正处于比较劣势的农业行业而相对中亚五国而言是具有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行业进行投资。进而根据所选择的标准确定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业行业投资选择战略,得出:在畜牧类行业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畜牧类农产品具有优势。在种植类行业中,中亚五国普遍具有优势的农产品是小麦、大麦、葡萄、番茄、胡萝卜、杏子。在动植物油脂类行业中,中亚五国发展比较落后,没有竞争力。在食品饮料烟酒类行业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该行业中具有竞争力。在皮革毛皮类行业中,中亚五国均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是生羊皮、马皮、牛皮。在纺织原料和纺织制品类行业中,中亚五国出口棉花量显著地高于进口棉花量。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业投资是农业资源导向性的,中亚各国中自然资源禀赋越高、农业劳动力禀赋越高或者农业科技水平越高的国家,中国会显著性的投资于以上国家。中亚各国市场规模以及双边贸易量对中国在中亚五国的农业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东道国吸引外资政策以及距离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