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航天探测系统及其目标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k656lk55lk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航天探测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而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的微型航天探测器是目前航天器发展的主要趋势。微型航天器因其目标小、机动性强、可进行编队组网等特点,在军民两用高新技术中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在军事领域,可利用微型航天器来完成多项任务,如空间目标成像、空间电子侦察、空间电子干扰和目标拦截等。在非军事领域,微型航天器的一个重要用途是进行空间技术在轨试验。低投入、短周期的微型卫星将给高新技术领域的太空试验带来希望,而高技术演示验证是将研究成果工程化的重要手段,可以加速研究成果向工程研制和应用的转化,降低研制风险,提高使用效益,从而加速技术更新,推动空间技术的发展。由于微小卫星领域的技术发展和更新非常迅速,因此加强高技术演示验证就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微型航天探测器主要是对太空中的目标物进行探测成像并主识别,然而由于微型航天探测器所处的环境的背景比较复杂,再加上复杂背景、目标物以及探测器三者之间有相对的运动使得对目标物的识别比较困难。而且微型航天探测器体积小,硬件资源、处理速度和能量都及其有限。论文从微型航天探测器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对现有识别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后,提出了两类新的识别算法:一类是多帧图像识别算法,主要有基于图像配准的边缘提取差分法和基于图像配准的双差分法。它们主要是针对背景、目标物和探测器之间有相对运动提出来的新的算法。这两种算法的关键点在图像配准上。另一类是单帧图像识别算法即改进的连通域法的目标识别算法,该算法对单帧图像进行处理避免了多帧之间由于背景、目标物和探测器之间有相对运动带来的影响,而且需要的硬件资源和计算量都比较小。它首先对探测器采集的图像进行二值化,然后对整幅二值化的图像进行连通域标记,最后用领域法搜索图像中最大的连通域,即目标物,计算出目标物的形心以及目标物方位角、俯仰角和波门的大小等参数。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处理速度和硬件资源要求上都优于前者以及一些现有的识别算法。项目中,在PC机上用VC实现了探测器与PC机的连接以及开发出满足项目要求的并带有不同目标识别算法的软件系统。针对微型航天探测器的实际特点,用DSP硬件实现改进连通域的目标识别算法,并设计了FPGA实验板模拟CMOS数据源,实现并达到了实时目标识别的要求,获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本文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完成了微型航天探测器对空间目标物识别预研,还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其他文献
东海是我国海洋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近些年东海沿海地区海洋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沿海省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海洋的价值已远远地
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已经意识到,综合国力的
仿生合成技术模仿了自然界生物体合成自身矿物的过程,即无机成分在有机模板的精确调控下合成有机/无机复合体。在合成过程中先形成有机自组装体(如:蛋白质、多糖、核酸、生物膜
背景与目的:细胞死亡是多细胞生物生命过程中重要的生理或病理现象。多细胞生物的发育及生存依赖于其细胞增殖、分化和死亡之间的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发生胚胎发育异常
研究背景及目的:随着近年来对细胞死亡的深入研究,经典的“凋亡—坏死”的死亡分类模型已经显得过于简单。一般来说,某一种死亡刺激可能引起细胞多个死亡通路的活化,细胞最终发生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子宫颈癌裸鼠病理模型后,以此为研究对象,运用光镜、免疫组化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观察人参皂甙Rg3[20(R)—Ginsenosid
进入新世纪,新的世界石油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石油生产国际化、石油资本全球化、石油经济联动化进一步加深。国内钻井服务市场的逐步放开,国外综合的钻井承包商的进入,使得国内
有限责任公司是较晚出现的公司类型,是法学家们理想构建的产物。从产生开始就受到欧美国家的青睐和普遍推广,成为在大多数国家数量占最多的公司形式,我国也不例外。有限责任
研制了一种用于监控车载ATC数据的系统,具有数据记录量大、记录信息全面、ATC设备掉线重连等特点。该系统以ATmegal28芯片为主控,sD卡为存储介质,DSl2887A提供实时时间信息。系
第一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常用诊断方法的比较及针对西南地区儿童适宜诊断方案的探讨目的:幽门螺杆菌和许多上消化道疾病相关,早期的干预可降低疾病的危险度,而准确的诊断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