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表面等离子体耦合系统的量子特性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f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在少光子层面上的研究常用腔量子电动力学理论,在全量子体系中分析点腔耦合系统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及其量子态。现阶段常用光子晶体作为纳米微腔来增大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小型化、集成化的器件是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需求。然而,由于存在衍射极限,光子晶体微腔的结构尺寸仍然受到了限制。存在于金属纳米结构表面的表面等离子体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它能够突破衍射极限,使光学微腔达到更小的模式体积。这是因为金属纳米颗粒表面有很多自由电子,这些自由电子可以与外加激励相互作用产生共振波,由于金属界面的束缚作用,共振波只能在金属表面传播。本文基于量子点-表面等离子耦合系统,做了如下工作:1.选取了金圆锥二聚体作为产生表面等离子体腔的模型结构,并剖析了金属纳米颗粒的结构参数对其吸收截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纳米颗粒对光场的汇聚效果和其对应的腔的损耗系数,在保证点腔共振的情况下不能同时到达最优。为了比较这两个性质对研究系统的量子特性的影响,我们选取了两组典型的结构作为比较。2.为了在全量子框架下分析模型的量子特性,需要用腔量子电动力学理论描述模型。这就需要知道求解量子主方程时此模型相关的参数。本文结合了量子电磁场下的腔量子电动力学方法和经典电磁场下的有限元方法,以模型的吸收截面作为媒介,通过拟合两种方法下的吸收截面曲线来得到腔量子电动力学理论中对应的参数。3.从电磁场的量子态出发讨论了耦合系统的量子特性。计算了量子点-表面等离子耦合系统的零延二阶相干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产生单光子。为了进一步分析量子点-表面等离子体耦合系统的量子特性,我们还分析了量子点偏离中心位置对二阶相干性的影响,以及点腔失谐情况对二阶相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点对其量子特性的影响不大。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成像技术越来越成熟,随之而来的是成像设备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成像设备呈现在人们面前,特别是医学成像设备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使得医生利用其生成的图像进行医学疾病的诊断变得更为便利。虽然医生可以直接利用医学图像对疾病进行诊断,但是由于在成像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的成像可能会不便于医生的观察诊断。为了能够更好地呈现图像信息,提供给医生更清晰、更高质量的
癌症是人类医学一大难题并且发病率和致死率在逐年升高,早期对癌症细胞的检测和治疗是提高癌症病人存活率的有效方式。但目前为止,从细胞水平区分癌症细胞和正常细胞并且在杀死癌症细胞的同时不对正常细胞造成伤害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具有靶向识别功能且能够可控释放的药物/基因超分子传递体系的构筑近年来成为癌症研究领域的热点,而如何在保证高效传递活性前提下尽量简化体系是药物/基因超分子传递体系设计的关键。在本文
背景翼状胬肉是一种具有肿瘤样特征、不仅影响美观、又能导致视力障碍的一种常见眼病,发病率高、发病机制多样,手术后复发率高。发病及复发的影响因素很多,炎症因子的刺激是重要因素之一。已有大量研究发现重要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及促炎因子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机体的多种炎症反应中有着重要作用,国内外有大量研究提示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与炎症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例如巴西石油、安然公司、光大证券等企业,凸显了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低下,风险防范机制存在问题。2002年,美国政府通
量子通信作为量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几个主要分支之一,因其具有理论上的无条件安全性而广为人知。但在实际环境下由于部分技术要求不能保证完美实现,投入实际使用的量子通信系统
随着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对推重比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航空发动机设计中采用了整体叶盘结构。作为新型发动机的核心零件,整体叶盘多采用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制造,且由于
近年来,回音壁模式微腔因为其极高的品质因子成为研究热点,而表面等离子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简称SPP)因为其极强的场束缚能力,可以将光波束缚在亚波长尺寸而吸引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实现我国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装配式结构具有环保节能、工期短等许多方面的优点,是目前行业公认的符合我国发展且应用前景广阔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而保证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是推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发展和应用的重中之重。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梁端和柱连接处设置高强螺栓连接节点的装配式框架形式。即在梁端预埋钢件通过高强螺栓柱连接而成。为验证该新型高强螺栓连接节点的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及其充电站的数量激增,运营商面临着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离散化、随机化等重大挑战。考虑电动汽车用户的时空转移特性,如何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在时空尺度进行引导、管理和调度,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站经济优化的目标,成为目前的研究重点。在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管理运行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与间歇性、现货市场电价的不确定性、基础充电负荷分布的随机性等因素都会对调度结果产生影响。不确
伴随着国家飞速发展的工业步伐,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日益猛增,导致各地愈加频繁的矿业开采。繁重的工矿业活动成为土壤中重金属的一个重要来源,并造成生态失衡和严重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