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pingwe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凸显,给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的甚至是难以逆转的损害。但是由于环境损害所涉及的社会利益关系的复杂性,传统的私益诉讼已经无法满足环境公共利益保护的需求。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环境公共利益,无论是普通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相继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并将环境公益诉讼的权利不同程度地赋予给了检察机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相当完善。在国内,近几年,各地检察机关进行了积极地探索,通过支持起诉、督促起诉和直接起诉三种方式参与环境公益诉讼,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检察机关以原告身份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毕竟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做法,因此,有必要对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加以研究,为检察机关以原告身份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提出建设性意见,对于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文章采用了综合分析法、法解释学方法、比较研究法这三种研究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结构,将全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言,重点介绍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和对环境公益诉讼的初步界定。第二部分从我国现有的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践入手,加以简单归纳整理,进而指出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诸如缺乏明确法律依据、专业人员缺失、自身环境公益诉讼意识不强、诉讼程序不完善等问题。第三部分首先对国外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进行考察,其次,指出为摆脱“直接利害关系说”对民事诉讼中原告资格的限制,近些年学者们所作出的努力。第四部分指出检察机关是公共利益的最佳代表,仅靠部分环保组织难以挑起环境公益诉讼大梁等决定了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第五部分指出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身份与其法律监督者身份并行不悖、我国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历史渊源、现有实践活动等决定了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行性。第六部分在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完善上给出自己的合理建议,法律依据方面,立法明确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机构设置方面,在检察机关内部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环境公益诉讼。人员配置方面,提高检察机关内部人员的环境公益诉讼业务能力。最后建议完善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相关程序,将其与现有的环境保护司法体制有效结合。
其他文献
教外国人汉语语法的一些原则问题赵金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讲授语法的目的,是为了使外国留学生了解汉语语法的特点,掌握汉语语法的规律,以便正确地使用汉语,发展语言交际能力,有效地
《古代东西方"变形记"雏形比较并溯源》一文则从民俗学、渊源学的角度,对"变形"故事进行了类比和溯源。这一组文章内容丰富详瞻,在研究方法上也各有千秋,能开阔我们的研究视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乳头状肾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在2009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30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为观察组,再抽取同时期我院治疗的30例肾透明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涌入,高校毕业生在城市定居,城市居住用房不断增加,我国建筑业随之飞速发展。建筑是耗能大户,在全球能源危机的今天,建筑节能
本文利用板壳理论中板屈曲的能量原理 ,建立了半模型球形件冲压成形中防内皱压边力模型 ,模型即公式(12 )。得出影响防内皱压边力Q的因素有 :摩擦系数 μ、凹模内径r1、板料
随着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服务内容的不断拓展,图书馆对网络人才的需求也就越来越突出。本 文就高校图书馆网络人才需求类型及网络人才培养目的、内容和途径作了一些思考。
“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伴生现象 ,是当今世界上一股一厢情愿的文化思潮。文化全球化 ,应是文化信息、文化价值观、文化模式跨地区、跨国界、跨洲际的全球化的传播、冲
水与火分别构成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核心隐喻和基本精神。水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 的基础,火是西方文化“天人对立”的标志。两者分别是中西文化真善美的统一。在这两个核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中随机时延的建模问题,在对网络时延产生原因和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搭建网络时延采集平台获得真实网络系统的随机时延数据,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网络时
本研究利用项目功能差异理论 ,对HSK考生中的两个不同群体———中国境内考生和境外考生进行题目的反应分析 ,以考查HSK的题目是否不利于某一群体。结果显示 ,中国境内考生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