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中南地区的锂离子电池相变材料热管理系统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en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动车的推广,石油资源紧张带来的危机得到了一定程度缓解,清洁的发电方式被重新重视,给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为了降低温度对锂离子电池使用的限制,使用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对电池进行热管理。相变材料热管理策略具有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低廉、温度控制能力强、电池温度分布均匀以及无需消耗额外的能量的特点,因此是理想的电池热管理策略。然而,在PCM热管理策略应用时,选择合适的PCM种类、PCM的用量、以及克服被动热管理策略在低温环境下的劣势是关键的问题。为此,论文以长沙市科技局重点项目[kh1601129]为依托,先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再通过结合数值模拟以及实验验证的方法,对3×4排列的圆柱电池电池箱进行建模,并比较了不同冷却方案及保温方案的效果。本论文主要研究的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为分析电池箱内部热量聚集情况,建立了18650锂离子单体电池和3×4排列的电池箱的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仿真分析了单体电池和电池箱在不同环境温度和放电倍率下的温度变化,得出了单体电池及电池箱的温度分布情况和放电终点温度。(2)为控制电池箱的温度上升幅度和温差,建立了PCM冷却电池箱模型。通过对不同电池间隙的电池箱的温度上升及温差进行对比,分析PCM用量对冷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PCM1时电池间隙不应小于3mm,使用PCM2时电池间隙不应小于2mm。(3)为寻找最佳的冷却方案,对两种优化方案及原始方案进行仿真对比。结果显示使用3mm厚度PCM1材料的方案具有最佳的温度分布均匀性,使用2mm厚度PCM2材料的方案拥有最低的平均温度以及最小的体积。(4)为了电池箱能够适应中南地区的气候环境,设计了覆盖有可开口保温层的PCM冷却电池箱,通过对不同材料种类和厚度的保温能力的测试,以及保温层开口位置、开口面积、开口的温度区间对散热性能影响的分析,得出了满足低温环境下保温要求以及高温环境中散热要求的全天候热管理方案。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力电子设备日趋向集成化、复杂化,微型化方向发展。这种趋势在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也对电路以及电子元器件的电磁兼容(EMC)性提出了更高的
随着国民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均汽车保有量的提高,交通事故频发、道路拥堵成为常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车辆导航等智能系统的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而道路检测作为其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备受重视。在众多实现技术之中,机器视觉技术因其具有设备成本相对较低、设备设置简单等优点而备受重视,因此,基于深度学习的道路检测方法成为了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本课题针对于道路检测的迫切需求,深入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数字化阅卷越来越流行。过去翻译评分多为纸笔阅卷,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选择在电脑上对电子版翻译试卷进行评分,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CATTI)也于2019年11月正式开始机考。因此,对比两种阅卷模式的信度和效度就显得非常必要。写作领域多项评分研究表明,与电脑评分相比,阅卷人倾向于在纸质评分中打出更高的分数;在翻译研究领域中,截止目前,有关翻译评分模式对评分结果的影响的
极值统计量的渐近性质是概率统计领域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在社会实践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样本维数p固定的情况下,传统的多元统计分析可以很好的解决极值统计量的分布问题.
页岩气作用一种低碳、清洁的新兴能源,它的勘探与开发一直是国际能源的重点。目前“水平井+体积压裂+工厂化作业”是页岩气高效开发的基本模式。近年来,在水力压裂的实践中发
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经济作物,大豆皂苷是大豆中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对植物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在保健品和化工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3-羟基
谷子具有光合效率高、耐旱及营养丰富等诸多优点,但是谷子在分子育种研究方面仍远远落后于水稻和小麦等大宗作物。谷子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基因定位对于谷子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名优谷子品种晋谷21、矮杆早熟GBS(♀)×高杆晚熟B168(♂)杂交获得的F_2群体分别构建的极端早抽穗、晚抽穗、高杆和矮杆混合池以及GBS和B168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开发了大量的谷子分子标记,
随着纳米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低维纳米材料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CNT)在纳米器件制备和加工方面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促使人们对能量束辐照下CNT的结构不稳定性转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这些研究工作中,人们习惯于借助传统的碰撞机制(knock-on)和相关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来解释和预言。但是,knock-on机制和相关分子动力学模拟是在平衡性、对称性、周期性和
在核电工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核废液处置问题日益凸显。水泥固化技术凭借其高效的废液固化能力和简易的工艺操作与设备要求,常常被应用于中低放射性核废液的处置过程。我国压水堆核电站常用硼酸控制核反应速率,故而核废液中常含有大量硼酸盐,而硼酸盐类物质在水泥中常用作为缓凝剂,延缓水泥的水化进程,严重影响水泥固化体的性能,现有水泥固化技术无法满足高硼核废液处置需求。因此,本文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表征硫铝酸盐水泥在
用户身份认证作为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安全的基础和重要保障手段,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然而,传统的密码等认证方式难以抵挡来自内部的攻击威胁,因此人们一直试图寻找一种更加高效的身份认证方法来满足系统安全的需求。近年来,生物识别在认证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生物特征很难被人模仿和破解,安全性极高。该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生理特征的身份认证,但这类识别技术需要特定的硬件支持,将会付出昂贵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