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P与ESP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em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员为目标,要求这类人员在管理、服务、技术、生产方面达到国家标准水平。随着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国际间的交往变得愈加密切,特别在中国加入WTO的大环境之下,各个领域的技术人员必须快速提高语言素质与技能,这就在客观上提出了高等专科学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但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语言基础,更应该加强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高专英语教学由EGP(公共英语,或称通用英语)和ESP(专门用途英语,或行业英语,本文特指医护英语)组合而成,EGP是ESP的条件与根基,ESP是EGP的发展和提升。两者相得益彰,而EGP与ESP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恰恰能顺应时代需求。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本研究试图回答“ESP和EGP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是否比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这一问题。对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专护理专业的96名大一的学生进行了实验,针对收集到的研究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的结果证明了EGP与ESP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改善有着明显的作用。研究发现:为了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英语老师必须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改革。首先,EGP教师务必从原有的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其次,从事EGP与ESP教学的教师必须共同努力,加强协作。结合数据分析报告及相关结论对大专层次的英语教学提出建议。其次,本文简要归纳了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很多亟待改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培养既有优秀的业务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外语沟通实力的高层次英语型人才带来许多障碍,也有悖于高专英语教学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最后,笔者通过剖析高专英语教学中问题产生的缘由,提出了EGP与ESP相融合的教学模式。从EGP和ESP的定义、人才培养目标和教与学的互功性着手,阐述EGP与ESP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必要性,并提出二者结合时需遵循的原则。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必须有好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从被功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能力,才能帮助学生完成由学校学习到职场学习的过渡,使其成为真正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具备优秀的业务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的学生更能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前景广阔。
其他文献
恶性淋巴瘤需要大量的新生血管来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其新生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虽然同为供血的通路,肿瘤新生血管形态更加扭曲、杂乱,内皮细胞及基质细胞
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必须针对中西文化的长期碰撞与反复较量所出现的漠视甚至无视美学视野而产生的语文教育的美学光辉逐渐被科技主义、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迷雾所掩
将交响乐作品改编为双钢琴作品的创作模式近年来逐渐受到各国杰出作曲家们的青睐,美国作曲家、钢琴家和视频制作人格里格·安德森将风靡全球的歌剧《卡门》作为改编对象,从中选取《阿拉贡舞曲》、《哈巴涅拉》、《这是你扔给我的花朵(花之歌)》及《吉普赛之歌》四部分最著名的歌剧管弦交响乐选段作为改编素材,创作出极富古典韵味与浪漫气质的现代双钢琴作品《卡门幻想曲》。本文将围绕格里格·安德森的双钢琴作品《卡门幻想曲》
从品种选择、栽培基质的选择与处理、栽培槽及滴灌设备的建造、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总结海南棚室有机茄果类蔬菜无土栽培技术。
目的对腹部B超与CT能谱成像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疑有肝外胆管结石疾病患者28例,分别用B超和CT行腹部成像检查,其中CT采
壁画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与历史研究意义。但是现存的古代壁画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采用数字图像的修复方法对受损壁画进行修复与人工修复的方法相比,不仅降低了修复难度,简化了修复过程,同时减少了修复过程对壁画本身的破坏。修复得到的结果对于进一步的文化与历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论文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壁画的内容、色彩、纹理进行全面的修复,尽可能地将壁画复原到最初
目的:观察吲哚美辛(IND)对COPD营养不良模型大鼠骨骼肌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影响以及大鼠体内TNF-α的变化。方法:10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0只,对照组20只。采用气道
人类开始认识疾病就用“望”“闻”对排泄和分泌物进行观察,作为问诊和体格检查的补充,由于科学进步,进而借助仪器和试剂对血液和其他标本进行检查,协助临床诊断。既后将与诊断疾
通过对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及地层孔隙生烃模拟实验,明确了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佳木河组、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3套烃源岩生烃潜力及生烃特征,并在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基
为了探究马铃薯表面附着乳酸菌的多样性,收集青海不同地区的10份马铃薯样品,对分离到的乳酸菌进行生理生化特征检测,结合16Sr 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已分离到的乳酸菌进行基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