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明末《大测》的传入以及前清中算家对它的研究工作为线索,分析和探讨了《大测》介绍的西方三角学内容以及中算家在理解、完善和重构这些知识方而的一系列会通工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中算家使用了自己熟悉的方式对《大测》介绍的西方三角学知识进行会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第一章详细分析了《大测》中的三角学内容,纠正了前人的一些误解,介绍了《测量全义》对《大测》的进一步补充工作。由此得出:传教士在引进西方数学时,已经考虑到中算家接受这些知识的可能性。
第二章着重研究李子金、王锡阐、薛凤祚为代表的清初中算家在完善《大测》中缺失的数学证明方面的工作。认为早期中算家开辟了以勾股术会通西方三角学的途径,为后来中算家指明了会通的方向。
第三章以梅文鼎对平面三角学、杨作枚对三角函数造表法的研究为重点,展示中算家对《大测》的重构工作。他们的成果标志着中算家已圆满完成了对《大测》的会通工作。在会通的过程中,他们使用了适合自身习惯的数学方法和说理方式,受西方逻辑推理的影响有限。
本文以中算家会通《大测》的过程为线索,探究了前清中算家在维护中算传统基础上做出的创新工作,据此认为明术清初中西数学交流中,中算家在维护中算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全面会通了《大测》中的数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