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各个高校也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本文从团体心理咨询出发,简单介绍了其理论基础及其目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希望将来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更加广泛地运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关键词】团体心理咨询 大学生心理健康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04-02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作为承载着社会高期望值的群体, 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在不断加剧,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从1994 年我国第一次在国家政策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到201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2010~202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这一系列政策都表明国家正在不断加强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团体心理咨询是一门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专业助人知识、理论与技术,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过程。[1]团体心理咨询的主要特征有:第一,目标性。每个团体心理咨询都有其特定的目标。针对这一目标,以心理学理论及社会实践为依据,设计出专业的团体方案。团体内成员通过参与方案中的互动性活动,重新建立积极的态度、认知和行为,达到预设目标。第二,互动性。在团体心理咨询中,团体内的成员是相互交流,彼此启发的。成员之间的认知、经验、态度也是互相影响的。只有通过互动的形式,成员之间才能共同努力,为达到目标而共同进步,使个体在团体的互动中体验到自我价值的满足和团体的动力。
  二、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基础
  1.团体动力学理论
  团体动力学是 20 世纪 30 年代末心理学家勒温创立的。他的研究发现,团体中任何一个部分的改变都必将导致整体内其他部分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到整体的性质。只有形成良好的团体氛围才能给团体成员带来积极的影响。团体动力学理论对团体心理辅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团体心理咨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它描述了如何组建有效的团体,创建了和谐的团体气氛,提供了促进团体成员成长发展的环境,以及指导组织者如何发挥它的作用。[2]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他认为人类的学习大多发生于社会情境中,人们仅通过观察和模仿就可学习到新的行为方式。在团体心理咨询中通过创设充满理解和信任的环境,在观察学习中使个体行为发生改变,促使团体成员的成长。
  3.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
  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有没过精神分析学家柏恩在1957年创立。该理论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和研究,非常适合于团体咨询。在团体心理咨询中,成员可以观察到他人的变化与示范,逐渐了解自己的人格结构,并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3]
  4.个人中心治疗理论
  个人中心治疗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所创立发展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其主要观点就是认为人都是积极向上、值得信任、追求自我实现的。只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怀、 理解、信任和爱, 每个人都可以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努力改变它们[4]。个人中心治疗理论为团体心理咨询中创造和谐、温暖的团体氛围打下了基础。
  三、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1.新生入学适应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面对新的环境,其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新的变化,如果大一新生生对这些新的变化难以适应,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其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开展以新生入学适应为主题的团体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新生减低对环境的陌生感,尽快融入集体,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2.大学生自我认知
  正确的自我认知,可以帮助个体形成良好的人格。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是在交往过程中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逐步累积获得的。在团体心理咨询中,成员之间互相为镜,看到自己眼中的我与别人眼中的我之间的差距。在与他人的对照中更全面的了解自己,明晰自我的优点和缺点,正确认知自我。而合理的自我认知,也有助于大学生对自我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
  3.人际关系训练
  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大部分心理问题与其人际关系有关[5]。而解决人际关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团体心理咨询。以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团体心理咨询,其过程中会有许多模拟现实人际交往实例的活动,成员通过对日常交往互动的真实再现以及成员间的学习,进行认知重组,形成新的交往模式,改善其人际交往能力。
  4.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环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结合自我认知进行合理职业定位,帮助其确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在团体中的互动还能帮助大学生明晰职业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制定切合实际的职业目标,有利于职业理想的实现。
  四、结语
  团体心理咨询在我国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运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时间也较短。所以高校在将团体心理咨询运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运用还不够广泛,团体咨询辅导人员专业性不强等。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心理辅导人员的专业化培训,进行团体心理咨询的教师必须具有专业的心理知识、方法和技术。同时也要求高校心理咨询教师要不断进行团体心理咨询的实践研究,进一步扩大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樊富珉. 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20).
  [2] 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吴少怡.大学生团体辅导与团体训练[M]. 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4] 栗文敏. 团体心理咨询在大一新生入学适应中的应用[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1):16-19.
  [5]李丽娜,王聪哲,杨绍清. 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实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2):1454-1455.
其他文献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是一类涉及物理学很多领域的普遍物理现象。1924年,爱因斯坦预测,在足够低的温度下,所有原子都可能处于相同的最低能级上,所有原子的步调完全一致。后来物
【摘要】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们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有满满的爱,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筑就孩子阳光成长之路,让爱的阳光温暖每个孩子的心田,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关键词】健康成长 和谐发展 家校共育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01-02  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爱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建筑类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建工类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加强了对于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建工类专业教师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还必须具有一定专业实践能力,才能加强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笔者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建工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以及现状来分析培养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建工类 专业教师 实践能力 培
【摘要】文章从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点、解决的方法入手,深入浅出,对症下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塑造学生的心灵,转变学生的思想。  【关键词】问题学生 形成原因 心理特征 转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00-02  在我们的教学中,每位老师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因此教师要找出问题形成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方法,扭转他们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