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滚装船薄板结构变形研究

来源 :集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0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板具有重量轻、易加工、易成型和连接方便等诸多优点,能够满足节约材料、减轻自重、降低燃料消耗的要求,在现代造船工艺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汽车滚装船、舰艇、船舶的上层建筑等大量使用了薄板结构。但薄板结构稳性差、易变形的特点给船舶建造过程带来了诸多问题,不仅影响船舶外观尺寸、降低建造精度,而且减小结构局部强度和稳定性,存在安全隐患。船舶薄板变形分为焊接变形和非焊接变形两种形式,焊接变形问题影响因素众多较难控制,非焊接变形主要在薄板结构吊运、翻身过程产生。焊接顺序是影响焊接变形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焊接顺序的选择,大部分船厂主要根据经验,缺乏必要理论指导。本文以在建汽车滚装船的两个薄板构件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不同焊接顺序下角焊缝和对接焊缝的变形情况。根据两构件在实际焊接时常用的焊接顺序,为每个模型设定了四个焊接顺序,利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并使用APDL编写热源加载命令流来模拟不同顺序下的焊接过程。在模拟焊缝的生成过程时使用生死单元法模拟焊缝,分析前先将焊缝单元杀死,焊接过程中随着热源的移动逐渐激活焊缝单元。先对有限元模型进行热力学分析得出每个加载时刻以及冷却后的温度场,然后再进行结构分析,使用APDL编写热载荷读取命令流,读取每个热源加载时刻焊件上温度载荷,进行结构分析,得出每个热源加载时刻和冷却后的应力场、合位移场,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薄板结构在不同焊接顺序下的变形情况,从而辨别出最佳焊接顺序。论文分阶段论述了控制薄板结构焊接变形的措施,控制焊接变形的措施一般可以分:焊前措施、焊接过程中措施和焊接后的措施,每个建造阶段薄板结构变形的控制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制造阶段,所以每个建造阶段都要制定控制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并把变形量控制到精度范围内才能进入下一个建造流程。薄板结构的非焊接变形主要产生于吊运和翻身阶段。吊环规格、吊环数量以及安装位置三个因素对非焊接变形产生显著影响,对这三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并选择合适的吊运翻身方式以及薄板结构进行局部加强可有效控制非焊接变形大小。通过研究分析,文章确定了两个典型薄板构件的最佳焊接顺序,论述了非焊接变形的因素,介绍了控制薄板结构变形的工艺措施。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海上运输船舶越来越向着大型化、高技术化、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使得船舶在随机斜浪中的完整稳性要求成为确保船舶安全性的重要基础, IMO也针对船舶的参数横摇现象制定
高速信号采集与显示技术在数字信号处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信号采集部分的性能直接影响信号处理的结果进而决定整个系统的的性能。现代高速信号采集的高速度是建立在使用
期刊
移动式水下观测网是由一群配备各式传感器且可以依靠水声通信相互协作的自治式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UnderwaterVehicle)组成,它与固定式海底观测网络等结合起来可以形成一种
近年来,船舶起重机在海上运输和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不稳定海面或复杂的环境下工作时常常引起吊钩大幅摆动。这不但给起重机工作带来安全隐患,还影响其工作
在现代的智能化建筑中,火灾监测系统是不可或缺的安全装置。由于其肩负着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所以其可靠性和准确性要求较高。传统的火灾监测系统采用错综复杂的有线
高中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其研究的是物质宏观与微观状态下的现象及反应过程,因此对高中化学的教学需要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共同分析.本文主要通过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在“宏微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石油钻井技术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就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而言,从控制理论到测量技术和井下工具都在不断地完善,正在向地质导向和自动闭环钻井方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