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工作的不断开展,从传统的动植物当中寻找新的药源分子变得愈发局限,动植物共生菌与海洋等来源的特境微生物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大批量地,对这些来源于动植物以及海洋的微生物进行筛选,从菌种类型、菌落形态、产物特征吸收、产物分子量及分子式等角度出发,挑选出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菌株,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活性测试,以期获得具有潜在成药价值的次级代谢产物。在本文中,从大量的菌株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工作的不断开展,从传统的动植物当中寻找新的药源分子变得愈发局限,动植物共生菌与海洋等来源的特境微生物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大批量地,对这些来源于动植物以及海洋的微生物进行筛选,从菌种类型、菌落形态、产物特征吸收、产物分子量及分子式等角度出发,挑选出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菌株,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活性测试,以期获得具有潜在成药价值的次级代谢产物。在本文中,从大量的菌株里,挑选出了两株具有代表性的放线菌株。其中一株为昆虫来源的放线菌Streptomyces sp.NA4075,另一株则是海洋来源的放线菌Streptomyces sp.HN-6H5a4。对这两株菌进行液体发酵,通过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液质联用、核磁共振和文献比对等手段,对代谢产物进行分离提纯,结构鉴定及活性测试。从NA4075中,主要分离得到一类角环素(angucycline)类,共12个化合物(化合物1-12)。其中6个为首次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且化合物1-3中的糖基在类似骨架的化合物中鲜有报道。对所有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其中化合物4和12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一定的活性。从HN-6H5a4中,主要分离得到一类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类,共9个化合物(化合物13-21),其中6个为首次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且化合物14-19中乙醇酸缩合的现象在此类化合物中较为新颖。对这些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其中化合物13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较弱的活性。此外,本文对angucycline类化合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其他文献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生物增效技术之一,已被大量用于废水处理领域。但是,二级出水有机物造成的超滤膜污染成为了限制MBR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中由蛋白质类物质造成的不可逆污染尤为显著。在众多膜污染控制技术中,化学清洗技术使用广泛,其中以NaClO为代表的氧化剂类清洗剂对造成超滤膜污染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处理效果好,因此在处理膜污染时多被采用。但是,传统的化学清洗往往消耗过量的氧化剂,对
光功能材料受到环境变化刺激时,会发生荧光性质的改变,从而传递出周边环境中存在的特定信息。其中,有机发光分子是光功能材料方向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对新型光功能有机共轭分子的结构设计及其性质进行了研究探索,具体工作包括:新型吲哚啉衍生物分子的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萘酰亚胺-苯胺类荧光探针分子的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以及新型吲哚啉螺吡喃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等,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的研究成果:1.通过缩合反
图像去噪是图像处理的基础问题,也是信号处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只有尽可能地去除图像中的噪声,才能满足人们对图像清晰度和信息准确度的要求,才能进行图像的更高层次的处理与分析。随着去噪技术的发展,全变分去噪方法以它强大的数学支撑和优秀的图像边缘保持能力成为了图像去噪的重要方法。现有的全变分去噪模型大多只考虑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图像梯度,在光滑区域存在阶梯效应;现有的求解算法存在着迭代次数过多,耗时过长的问题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自发现青霉素和链霉素以来,微生物来源的天然产物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药源分子资源库。慢性炎症可以引起气喘、动脉粥样硬化,甚至是癌症等多种重大疾病。因此深入发掘和筛选具抗炎活性的天然产物已成为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重点。本课题组在前期工作中从传统中药红花青藤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Phomopsis sp.S12,并从其发酵浸膏中分离得到具抗炎活性的天然产物。本文以S1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跨国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突出,在利益驱动下衍生出利用无形资产成本分摊协议避税的情况,而我国税务机关想要更好地处理此问题,就必须对无形资产成本分摊协议反避税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因此,国际反避税成为如今的重要课题。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是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惯用手法,而成本分摊协议在无形资产合作研发中的运用使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问题更加复杂,由此也出现了独立交易原
环氧沥青(EA)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反应性聚合物改性沥青(PMA),目前已被广泛用于特殊路面的铺装。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作为一种重要的热塑性材料,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用于沥青的改性。本论文采用SBS和功能化SBS对自主研发的环氧沥青进行改性,分别研究不同苯乙烯(S)/丁二烯(B)结构的SBS对环氧沥青的微观形貌和性能的影响,以及溴化SBS(BrSBS)对环氧沥青在微观形貌以及阻
恶意软件的行为探测一直以来都是恶意软件检测的最核心的内容。通过检测恶意软件所有的行为模式,可以了解其工作流程,从而洞察恶意软件的内在逻辑。通常,发布的软件都会经过代码混淆,不容易直接通过静态分析探测出所有的行为逻辑。因此,对恶意软件进行动态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恶意软件动态分析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方便快捷,且能够真实还原恶意软件在种种实际场景下的行为。在进行恶意软件动态分析之前,让恶意软件能够顺利地执行
雪冰孢粉作为一种直接、可靠的代用指标,能够反映不同时间尺度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信息。雪冰孢粉研究以雪冰中的植物花粉和孢子为研究对象,结合雪冰研究的特性以及孢粉研究的优势,为气候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国外研究中,北极地区有区域性的雪冰孢粉研究工作,但是时间分辨率较低,孢粉鉴定种属也相对较少;山地地区雪冰孢粉现代过程研究较为深入,并且在孢粉辅助冰芯定年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关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少子化现象的加剧,独居老人的规模也在快速增长,独居老人群体晚年的生活质量普遍不高,生活满意度普遍较低等也成为了当前独居老人亟待解决的问题。独居老人晚年独自生活,并且通常伴有慢性疾病,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独居老人们与外界的联系变少,长期的独自生活使得独居老人产生心理孤寂,情绪低落,拒绝与外界交流沟通等问题,长期以往对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无法避免的降低。因此,如何帮助独居老人积
深度学习模型近年来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上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伴随着性能的提升,深度学习模型的结构日趋复杂,对存储和计算消耗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降低模型的复杂度,研究者们主要进行了三个方向的研究:模型参数的量化(Quantization),模型参数、结构的剪枝(Pruning)和轻量化模型的设计(如SqueezeNet等)。目前的深度学习量化算法通常将CNN卷积核中的参数替换为量化目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