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新课程标准颁布,化学学科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课标要求基础教育课程要能够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也为阶段性评价提供重要依据。习题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阶段性评价的载体之一,承担着诊断和发展学生学科素养水平的重要功能。基于2017年版课程标准而编写的鲁科版和人教版新教材,本研究主要围绕其习题设计与课标要求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核心素养在教材习题中的分布情况而展开,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一致性评价模型的确定与改进。通过文献研究确定选用韦伯一致性评价模型来评价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程度,并结合核心素养的四级水平对韦伯评价模型进行改进,确定基于核心素养的目标深度水平评价标准;第二,基于核心素养对课程标准和教材习题进行编码。先通过文本分析法将5种核心素养分别提炼出具体维度,再依据维度分别进行四级水平划分;结合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和学业水平要求,对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内容领域下的标准进行素养类别、维度以及水平三方面的编码;其次对鲁科版和人教版新教材中主题3所对应的相关章节的习题分别进行三方面的编码。第三,数据统计及分析。主要分析两个方面:一是依据韦伯模型评价指标分析两版教材在知识类别、知识深度、知识范围和分布平衡性4个维度是否与课程标准具有一致性;二是对比分析核心素养的类型和水平在两版教材习题中的对比表现。经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鲁科版在知识深度和知识范围维度具有较高一致性,但在知识类别和分布平衡性中有3个模块出现不可接受或勉强接受水平;人教版在知识类别和知识范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在知识深度和分布平衡性中有2个模块出现不可接受水平。综合分析,人教版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高于鲁科版。二、在化学核心素养类型的分布方面,鲁科版中,素养1>素养3>素养2>素养4>素养5,鲁科版更注重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素养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考查,而较少考查素养5“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在人教版中,素养1>素养2>素养3>素养5>素养4,人教版更注重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和素养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考查,而较少考查素养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三、在化学核心素养水平的分布上,鲁科版和人教版分布趋势相同,均为水平1>水平2>水平3>水平4,且两版教材课后习题90%以上集中在水平1和水平2程度,人教版中水平3和水平4的习题量高于鲁科版,整体分析,人教版在习题深度水平上高于鲁科版。本研究基于核心素养改进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评价模型,提出新的习题评价模式,从知识类别、知识深度、知识范围、分布平衡性以及核心素养的类型、水平分布六大方面进行习题诊断和评价。该模式对其他主题下教材习题或学业评价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均适用,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为教材习题或学业水平检测试题的设计、修订和评价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