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采用骨填充网袋与经皮球囊扩张技术(PKP)治疗单纯压缩(Denis I)、压缩爆裂(Denis II)的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探讨治疗单节段OVCF的最佳微创术式。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并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采用骨填充网袋与PKP治疗的单节段886OVCF患者68例,骨填充网袋治疗组共24例,男9例,女15例,平均年龄(73.92±7.14)岁,Denis I型13例,其中胸椎5节(T8-T12),腰椎8节(L1-L5),Denis II型11例,其中胸椎3节(T8-T12),腰椎8节(L1-L5);PKP治疗组共44例,男18例,女26例,平均(71.56±7.89)岁,Denis I型25例,其中胸椎9节(T8-T12),腰椎16节(L1-L5),Denis II型19例,其中胸椎6节(T8-T12),腰椎13节(L1-L5),观察患者术后3d疼痛改善、椎体高度恢复、功能改善情况,并通过X线片观察骨水泥弥散及渗漏情况。结果:骨填充网袋组与PKP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术后3d的VAS评分均比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相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Denis I型患者经过治疗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和腰部ODI评分,均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两组之间的术后椎体前缘和腰部ODI评分相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骨填充网袋组的术后椎体中部高度恢复程度小于PK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的X线片显示两组患者的骨水泥均呈斑片状、团块状或少量弥散状分布,骨填充网袋组的骨水泥渗漏率为7.69%(1/13,为"拖尾征"),P KP组的骨水泥渗漏率为12%(3/25,为"拖尾征"),两者相互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Denis II型患者经过治疗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和腰部ODI评分,均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两组之间的术后腰部ODI评分相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骨填充网袋组的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程度小于PK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的X线片显示两组患者的骨水泥呈团块状或弥散状分布为主,骨填充网袋组的骨水泥渗漏率为0%(0/11), PKP组的骨水泥渗漏率为15.79%(3/19,多为沿骨折线渗漏至椎体周边),两者相互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填充网袋椎和PKP治疗单节段OVCF均具有能够缓解疼痛,恢复部分椎体高度、改善功能的临床疗效,但PKP治疗单节段OVCF具有能够较好的恢复椎体高度的优势,而骨填充网袋治疗Denis II型的单节段OVCF能够明显的减少渗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