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民众迫切需要了解高等教育,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由此,大学排行受到政府、学界与民众的广泛关注,它不仅能够满足民众对高校的了解需求,有效地缓解高等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问题;也能够帮助管理者与决策者发现高等教育需要改进的领域并提供决策依据,另外,还可以协助高校与机构共同探寻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但在受到关注的同时,由于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民众迫切需要了解高等教育,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由此,大学排行受到政府、学界与民众的广泛关注,它不仅能够满足民众对高校的了解需求,有效地缓解高等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不匹配的问题;也能够帮助管理者与决策者发现高等教育需要改进的领域并提供决策依据,另外,还可以协助高校与机构共同探寻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趋势。但在受到关注的同时,由于数据资源不透明、指标体系不完善、高校文化软实力难以衡量等问题的存在,大学排行的公信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尽管如此,大学排行在社会中的出现频率仍越来越高,因为只要使用得当,对管理者、决策者、服务者与消费者而言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主要以我国现存的大学排行榜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大学排行的现状作简要分析。首先,依据不同时段的政策制度特点将我国大学排行发展历程分阶段梳理分析,可以发现迄今为止我国大学排行呈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趋势,已经建立起了初具规模的大学排行市场。其次,对我国大学排行当前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对现状了解的前提需先了解我国大学排行的整体情况,因此本研究主要从理念、分类、运行及作用四个方面对我国大学排行的整体发展情况作简要分析。同时,由于目前我国涌现出多种多样的大学排行榜单,为进一步说明目前的大学排行现状,有必要以典型排行为例进一步说明我国大学排行的具体现状。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大学排行经历了萌芽、探索、快速扩张与差异化竞争四个阶段,主要呈现目标意识追求多元化、服务对象本质回归应然化、指标增量构型相似化、持续追求长远及国际化五个优良发展趋势。但在发展的同时,我国大学排行自身与外部环境均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机构本体存在缺陷、指标体系不完善、排行过程缺乏技术支撑、数据来源渠道单一及外部环境不宽容五个方面。加之由于大学排行的发展与政府、高校、机构本身及社会民众息息相关,因此它的改善离不开政府加强外部监督、高校转变观念及大学排行机构提升自身专业性的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社会矛盾,人民司法需求日益增长,客观上导致法院司法警务工作面临着更多更新的困难和挑战。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新的困难和挑战对法院司法警务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司法警务运行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历程,无时不处于改革阵痛期。警务改革从未间断、改革措施不断翻新,但改革效果仍不理想。在短短几年间,警力尽管大幅增加但警务运行效能仍然偏低。当前司法警务建设仍然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进行了全面的部署。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的加快转型以及政府工作重心的下移、政府权利的下放,智慧社区治理的浪潮在各地兴起,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大势所趋。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新理念,新形势下社会治理创新的一种新模式,加强城市智慧社区治理问题地研究,对于优化城市社区治
基层公务员是最接近群众的公权力行使者,其行为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影响着基层治理的现状和未来。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职业倦怠、不敢担当、消极工作、幸福感弱等负面表现在基层仍十分突出,这反映了基层公务人员的服务动机水平。而基层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群众利益的维护。 公共服务动机(PublicServiceMotivation,简称PSM)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推进,科学技术不断改变着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是文明社会的优秀产物,也同时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当今的中国,互联网几乎无处不在。它高度的普及率和便捷性与政府公共服务的社会性不谋而合。2016年国务院正式发文提出,“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政府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要着力推动互联网和政务服务之间深度的融合,提升我国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
十九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越来越成为群众关注的热点。开展环境监测是了解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最基础、最可靠的方式。 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预警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我国环境监测工作都是实行的单一的行政管理体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环境监测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单一行政管理体制下的监测系统已不能满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
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化趋势明显,因此,人们对城市社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作为最基层、最贴近人民的政权部门、政权体系的“神经末梢”、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发挥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街道办事处管理社会问题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街道办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群体作为最活跃的社会群体,他们的成长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转变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和成长;青少年也以自身的创造力、生命力不断推动社会变迁。青少年时期是生命体最具活力、最具可塑性的时期,生理实现从幼儿到成人的转变,心理逐渐由儿童过渡到成熟的成人世界。在发展过程中接受到外界帮助的多少、质量的高低、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成长水平。当前,在
人文学科作为我国学科知识体系中的重要门类,在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均衡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尤其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人文学科发展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日益突出,伴随发展,同时也对人文学科的评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系统的人文学科评价体系,明确人文学科评价的必要性,进一步尝试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人文学科评价制度体系已成为关乎学科发展的关键议题,同时也得到了学界的较多关注。 研究在明确
没有一流的“工”,可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然而,没有一流的“文”,却难以有世界一流大学,因为没有“文”,大学培养的人才就缺乏根基,而育人是大学最基本的功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历史无不符合这个规律。哈佛大学几乎没有“工”,但没有人会质疑其人才培养质量、否定其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阐述“文”对个体成长的作用并不是意味着“工”不重要,我们要研究的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关于人才
高等教育评价作为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守门员”,具有保障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作用,评价机构在制定标准和实施认证中责任重大。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认证弊端的凸显及公共问责制的兴起,人们开始考虑这些评价机构的资质性由谁授予、评价的专业性和认证的中立性如何保证、评审的质量如何确保等现实问题,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认可制度逐渐成熟并得到应用,形成了美国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认可体系。 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