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既是全国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又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商品生产基地。近几年,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和主要的支柱产业。2007年,黑龙江省畜牧业总产值达585.0亿元,比去年增长30.5%,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4%,黑龙江省正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迈进。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黑龙江省畜产品将全面的参加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意味着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这给黑龙江省畜产品的发展带来大好机遇的同时,也使黑龙江省的畜产品面临着严峻考验。因此,深入研究市场,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提高畜产品竞争力,成为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研究畜产品竞争力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一方面,本文在对畜产品竞争力的内涵进行研究的同时,首次尝试建立畜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鉴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体系框架分析影响畜产品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因素,丰富和完善了关于畜产品竞争力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以黑龙江省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现状为背景,对黑龙江省畜产品的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为合理布局产业带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政府采取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客观依据,为畜产品生产企业和养殖户更好地面向世界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提供指导。基于此,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理论部分。阐述论文写作背景、目的、意义,并讨论畜产品竞争力概念的理论基础与界定,为本文提供科学依据。第二部分,实践部分。首先,本文从黑龙江省畜产品的生产及贸易现状入手,在建立畜产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应用因子分析法将黑龙江省与其他22个畜产品出口产值过亿(美元)的省份进行了定量的比较分析及动态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23个省份中处于中等水平。然后,借鉴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找出影响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并进行系统分析;最后,针对以上评价结果和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提高黑龙江省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