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应激性抑郁对肿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b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不同程度的应激性抑郁对荷瘤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研究方法:采用持续时间不等的慢性应激造成大鼠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皮下接种Walker256癌肉瘤细胞构建大鼠皮下癌肉瘤模型。使用计算机控制的开场实验仪测定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将体重170-180g的48只健康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单纯种瘤组(A组)、种瘤后给予应激性抑郁组(B组)、种瘤前给予应激性抑郁组(C组)、以及种瘤前后均给予应激性抑郁组(D组),每组12只大鼠,其中6只用于观察各组大鼠接种Walker256癌肉瘤细胞后的生存期,其余6只于种植Walker256癌肉瘤细胞后第10天测量各组大鼠的脾重、瘤重、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百分率、CD8+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等指标。 研究结果: 1.各组大鼠行为学指标的比较:①应激前,各组大鼠的休息时间、活动时间、活动总路程、中央区域活动时间、四周区域活动时间等行为学指标均无明显差异;②实验第16天时,已接受应激性抑郁16天的C、D组大鼠与此时未接受应激的A、B组大鼠相比,其活动时间、活动总路程、中央区域活动时间等行为学指标显著减少(P<0.05),而其休息时间、四周区域活动时间则明显增加(P<0.05);而A组与B组、C组与D组相比,大鼠的休息时间、活动时间、活动总路程、中央区域活动时间、四周区域活动时间等行为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实验第26天,(即:种瘤后10天),与A组相比,B、C、D组大鼠活动时间、活动总路程、中央区域活动时间显著减少(P<0.05),休息时间、四周区域活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D组与B、C组相比,活动总路程亦显著减少(P<0.05),而活动时间、中央区域活动时间、休息时间、四周区域活动时间等行为学指标的改变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2.各组大鼠生存期的比较:与A组相比,D组大鼠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而其它各组大鼠相比较,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 3.各组大鼠脾重的比较:与A组相比,D组大鼠脾重明显减轻(P<0.05),其余各组大鼠脾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 4.各组大鼠瘤重的比较:A、B、C、D四组大鼠瘤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 5.各组大鼠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百分率、CD8+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血清皮质醇、IL-2、IL-6水平的比较:①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百分率、CD8+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检测结果:与A组相比,B、C组大鼠CD4+细胞百分率水平有所下降,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与A组相比,D组大鼠CD4+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并且D组大鼠CD4+细胞百分率比B、C组亦显著降低(P<0.05);CD8+细胞百分率各组大鼠差异无显著性;与A组相比,B、C、D组大鼠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且D组大鼠CD4+/CD8+比值比B、C组亦显著降低(P<0.05)。②血清皮质醇检测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D组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与B、C组亦显著升高(P<0.05)。③血清IL-2检测结果:各组间IL-2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血清IL-6检测结果:与A组相比,D组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余各组之间IL-6水平差异无显著(P>0.05)。 研究结论: 1.本研究成功地通过动物实验构建了研究抑郁与肿瘤关系的动物模型,同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应激性抑郁对荷瘤大鼠生存期的影响,并从免疫学角度探讨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2.慢性应激能使大鼠表现出较明显的抑郁症状,自发活动减少,探究行为降低,且应激性抑郁时间越长,抑郁症状越严重,这些表现与人类抑郁症的精神运动迟缓、兴趣减少等症状相似,提示慢性应激性抑郁模型是较理想的抑郁模型。 3.较长时间的应激性抑郁能明显缩短荷瘤大鼠的生存期,而相对较短时间的应激性抑郁对荷瘤大鼠生存期的影响不明显。 4.应激性抑郁虽然对肿瘤的生长速度无显著影响,但却能导致荷瘤大鼠免疫内分泌功能紊乱,血清皮质醇水平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血清中某些细胞因子水平改变,并且应激性抑郁时间越长,荷瘤大鼠免疫内分泌功能紊乱越严重。 5.抑郁对肿瘤的影响机制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内分泌功能改变有关,抑郁能使机体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并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遭到破坏,从而可能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在中英两种语言中,表达色彩的词语非常丰富,但是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相同的颜色词在中英两种语言中却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通过对颜色词及其象征意义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
摘 要:赣县客家话BBA式重叠形容词数量众多,用法广泛,是赣县城郊话中较有特色的一类形容词。本文以赣县城郊话为研究对象,尝试BBA式进行内部结构分析,语法功能,语法意义描写。  关键词:赣县客家话;BBA式形容词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3  赣县区,属赣州市辖区,通行客家话。《赣县志》(1991)中将赣县境内的客家方
摘 要: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一生大起大落,充满传奇色彩。韩信的死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追溯韩信的发迹经历、个人性格、人际关系的处理来探究韩信的死因。韩信之死不仅是其个人原因,更与当时西汉加强皇权密不可分。  关键词:韩信;刘邦;皇权  [中图分类号]:K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3  一、韩信早年经历  韩信出身贫贱,早年
摘 要:操作型文本是功能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赖斯提出的一种文本类型,根据文体类型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本文选取韩国作家殷熙耕的两部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实例分析发现在翻译操作型文本过程中,可以采用顺应策略来达到翻译目的与效果,考察其在韩中操作型文本翻译中的作用。  关键词:操作型文本;韩中翻译;顺应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
目的:研究低温冷冻对损伤动脉的影响首先必须建立偏差小、可重复性较好的标准动物动脉损伤模型。目前建立实验动物动脉损伤模型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大概有动脉药物损伤法、缺血
摘 要:从共时的角度出发,对魏晋汉译佛经中的“可”的用法进行了语法分类和语法分析,特别是对“可”的虚词用法进行了整理并对“可”的虚化用法进行了详细分析,说明“可”字在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并与现代汉语进行相应的对比。  关键词:汉译佛经;“可”;实词用法;虚词用法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2  汉译佛经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