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许多工业过程的控制回路之间存在耦合作用,使得常规的单回路控制器作用效果变差,甚至难以投入自动运行。多变量解耦控制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控制策略,而在自动化教学中对多变量解耦控制的介绍多偏重于数学理论,因而耦合及解耦控制问题一直是自动化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之一。本文在辽宁省冶金综合自动化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的支持下,以两路空气混合过程为物理对象,设计和开发了具有与工业环境高度一致的多变量解耦控制教学实验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工业过程的控制回路之间存在耦合作用,使得常规的单回路控制器作用效果变差,甚至难以投入自动运行。多变量解耦控制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控制策略,而在自动化教学中对多变量解耦控制的介绍多偏重于数学理论,因而耦合及解耦控制问题一直是自动化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之一。本文在辽宁省冶金综合自动化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的支持下,以两路空气混合过程为物理对象,设计和开发了具有与工业环境高度一致的多变量解耦控制教学实验平台。基于该平台可以在工业环境下开展具有多变量强耦合过程的辨识和解耦控制实验,有助于加深自动化专业学生对多变量解耦控制的理解,从而改善教学效果。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对现有过程控制实验教学平台的发展状况以及多变量解耦控制问题进行详细综述的基础上,以空气混合过程为被控对象,从辅助教学实验的目标出发,对多变量解耦控制实验系统平台的教学实验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2)设计了由两路空气混合被控对象、检测仪表及执行机构、PLC控制系统、监控计算机以及模型计算机组成的多变量解耦控制教学实验平台的系统架构。进行了教学实验相关功能模块设计,可以进行传递函数矩阵辨识、相对增益矩阵辨识、解耦器设计、解耦控制运行等教学实验,并且可以进行多种解耦控制算法的比较实验。(3)基于 Siemens 公司 S7-300 PLC、SIMATIC WinCC 和 MATLAB GUI 软件对空气混合过程解耦控制平台软件进行了开发,采用西门子工控软件完成PLC过程控制和监控软件。采用MATLAB开发了负担复杂计算任务(传递函数矩阵辨识、解耦器设计)的模型计算机软件,采用OPC方式实现了 PLC系统与模型机软件之间的数据通讯。(4)在所开发的空气混合过程解耦控制教学实验平台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具有高度模拟工业现场环境、直观易懂、安全可靠、方便灵活的优点,对解耦控制的教学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基于政策倾向以及现实需求的考虑,新时代基础设施投资范围的内涵和范围进一步扩展和细化,经济性、社会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三类都纳入整体框架中,综合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结构差异。首先,理论上,将基础设施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和效应进行综合阐释,分别从时间维度和来源维度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时间上以短期需求和长期供给分析为主,来源上通过从直接投资、供给、收入和间接要素配置、产业升级、环境等效应研究。其次,选定本
引入外资对于东道国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资本、技术、先进管理方式等巨大利好的同时,也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潜在的威胁,所以各国为维护国家根本利益,需要在外资并购的进程中实行安全审查。国家安全审查的目的是在不改变国家总体投资政策的前提下,维护国家根本利益。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规定无法维护市场秩序从而使得外资并购交易威胁到国家安全时,其作为最后的补
文化财产是一种兼具重要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文化载体。历史上的战争掠夺行径以及和平时期盗窃、走私等非法行为导致大量文化财产从其原属国流失漂泊至异国他乡,文化财产的返还成为文化财产原属国面临的难题,同时也是备受关注的国际性问题。目前,促使流失海外的文化财产返还有多种途径,通过分析发现每种途径都有各自固有的缺陷,不能彻底有效解决文化财产返还的国际争议。国际上,仲裁方式已经被提出并成功解决了文化财产返还国
在充满危机的竞争环境下,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促进组织成员以集体利益为先,关注组织长远利益,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成为管理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员工需要改变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观点,主动维护组织的长期利益,做出员工管家行为。何种方式能激发员工管家行为的形成,则成为管理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影响员工管家行为的因素聚焦于变革型领导这一特定的领导风格,预探究二者之间的作用机理。本研究首先对变革型
街道家具已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居民生活高效化、人性化、品质化的重要基础性保障。步入21世纪的城市街道家具,其功用已逐渐超出了视觉引导、信息识别以及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等基础性服务功能,并且无时不刻地塑造和彰显着一座城市的内在性格、审美水平以及城市品牌形象。而对于一座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来说,其街道家具功能性的健全、艺术性的丰富以及人文情怀的显现,往往与城市所独具的地域文化是分不开的。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右派的舆论斗争,实质上是国共两党争夺新闻媒介话语权的竞争。抗战时期国际国内局势复杂多变,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内团结抗战呼声日渐高涨,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进入抗战相持阶段,在日本帝国主义调整对华策略的情况下,国民党右派意图通过舆论宣传污蔑中国共产党,达到排挤和限制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目的。对此,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将联合与斗争紧密结合,以报纸期刊为阵地和争取广大
《老子》常被视为理性智慧的结晶,全书对鬼神神力等鲜少言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老子》与上古神话之间没有关联,相反,《老子》中保留着十分丰富的神话意象。从老子的故里和职业来看,其受楚巫文化的影响是不可置否的。这样的影响体现在作品上便是对上古神话的继承。从文本内容来看,老子化用了“混沌”、“谷神”、“大母神”、“祭司王”等多种神话意象,并对其做了去神秘化处理,使之转为哲学用语,而《老子》中的核心概念——
朗西埃作为法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也呈现出法国思想理论的多元性特点,政治、哲学、美学、历史等方面的思想相互融会贯通,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划分到某一个特定的领域。本文主要在其政治与美学思想融汇交织的前提下研究他的图像理论,从而挖掘图像之中蕴藏的解放的潜能。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朗西埃生平、著作、思想,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说明本文研究的方法以及必要性。第一章:主要围绕朗西埃图
布朗肖笔下的文学空间是繁杂的。从探索主体边界的“极限体验”到他人的伦理学,从诗性语言的探索到晦涩的语言实验,布朗肖从未停止对“文学如何可能”的追问。但同时,布朗肖的文学思想也始终如一,收拢这些零散枝蔓的主线便是其中的“中性”思想。本文以布朗肖的中性文学观为研究对象,旨在厘清布朗肖的“中性”概念及其在文学书写中的表现。论文正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梳理了布朗肖中性文学观的思想源流。依循布朗肖的文学批
埃莱娜·费兰特(Elena Ferrante)是当代意大利文坛中极具个性的一名作家,其最具影响力的著作“那不勒斯四部曲”对边界问题进行了反复呈现和探析。本文认为,对边界问题的关注和反思是费兰特小说创作的重要标志。本文以费兰特的小说“那不勒斯四部曲”为研究对象,以边界理论作为研究的起点,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别从阶层代际、性别、生死边界和费兰特“溶解边界”(dissolving borders)的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