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三针调节海马-前额叶神经回路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认知功能的机制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血管性痴呆(VaD)小鼠为实验对象,选用智三针进行电针干预,通过观察智三针对VaD小鼠的认知行为学,大脑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形态结构、前额叶及海马CA1区GABA中间神经元表达以及树突棘密度的影响,初步探讨智三针对VaD小鼠海马-前额叶回路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将80只8-10周龄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和手术组(n=65),手术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夹闭(BCCAO)再结扎的方法来制备VaD小鼠模型,假手术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最终纳入48只VaD模型成功小鼠,计算机随机分配为3组:模型组(n=16)、非穴组(n=16)以及智三针组(n=16)。干预28天后采用旷场试验、新物体识别试验和Y迷宫试验测试小鼠的认知能力,观察智三针对VaD小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运用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前额叶和海马CA1区γ-氨基丁酸(GABA)中间神经元数量变化,高尔基染色法观察前额叶和海马CA1区的树突棘密度变化。结果:1.旷场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智三针组的中央水平路程减少,组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物体识别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智三针组新物体辨别系数提高,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Y迷宫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智三针组的Alternation%提高,组间两两比较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2.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智三针组前额叶区和海马CA1区PV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多,组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穴组比较,智三针组前额叶区和海马CA1区PV神经元增多,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智三针组和非穴组前额叶区和海马CA1区SST神经元增多,组间两两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穴组比较,智三针组前额叶区和海马CA1区SST神经元增多,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智三针组的前额叶区和海马CA1区的NPY神经元增加,组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穴组相比,智三针前额叶区的NPY神经元显著增多,两组间比较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3.高尔基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智三针组的前额叶和海马CA1区的树突棘密度显著增加,组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穴组相比,智三针组海马CA1区的树突棘数量显著增多,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智三针穴组可以提高VaD模型小鼠的Alternation%和新物体辨别系数,提示智三针可以改善VaD小鼠的情景记忆和工作记忆能力。2.智三针穴组可以显著上调前额叶区和海马CA1区PV和NPY神经元表达量,提示智三针可以保护前额叶区和海马CA1区PV和NPY中间神经元,从而改善VaD小鼠认知记忆障碍。3.智三针穴组可以增加前额叶和海马CA1区的树突棘密度,提示智三针干预可以改善突触可塑性,从而提高VaD小鼠认知记忆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近年来由于高脂高热量饮食习惯的普及,使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D)的患病率在世界范围不断攀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高脂饮食诱导NAFLD损伤在不同程度上引发糖脂代谢异常、氧化应激、炎症等反应。因此探明NAFLD病理进程的发病机制,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尤为重要。大黄素(EMO)是中药大黄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降脂、抗炎、抗氧化、保肝利胆
背景:肺癌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均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中小细胞肺癌约占10%-15%,多见于长期吸烟男性人群。SCLC是典型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多数患者初诊时已有远处播散。相比手术仅限于极早期的SCLC病例,化疗长期以来是SCLC一线治疗的基石,近年来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已成为一线首选方案。放射治疗在SCLC的治疗中多出于辅助、预防或姑息目的。虽然SCLC对一线标准放化疗的反应率很高,但多数患者
背景:结直肠癌作为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具有高发病率、较高死亡率及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等特点,其确切病因尚无定论,目前的研究认为遗传因素、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冠心病、大肠慢性炎症疾患和高脂低纤饮食均为可能的危险因素,由于肿瘤发病因素复杂,预防亦极为困难。根据现代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而采取的普遍性预防措施因缺乏针对性,起到的效果比较有限。五运六气理论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多种疾病的病因病机阐释以及
目的:通过对多种数据库的信息挖掘及分析,得到血府逐瘀汤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活性成分,预测血府逐瘀汤治疗帕金森病的潜在靶点,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并同时对靶点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分析,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进行血府逐瘀汤活性成分及对应药物靶点的筛选,利用Uniprot数据库对相应靶点进行基因名称标准化注释。通过对Gene Cards数据库的检索得到帕
目的:通过测量股骨头坏死后外侧柱与前外侧柱(后简称(前)外侧柱)完整性的相关指标,量化研究股骨头(前)外侧柱完整性与腓骨支撑手术塌陷防治疗效的关系,为股骨头坏死微观辨证论治提供新的量化参考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腓骨支撑保髋手术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共53例(65髋)。通过测量术前反映股骨头(前)外侧柱完整性的相关指标,包括外侧股骨头指
目的:通过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6周早期康复的患者患肩局部运用自拟痛舒散熏蒸,观察自拟痛舒散熏蒸对肩关节术后的疼痛、活动度及功能的影响,为肩袖修补术后应用自拟痛舒散熏蒸以消肿止痛、活血祛瘀、通利关节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指导中医药在肩袖修补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同时充分发挥中医护理治疗的特色。方法:本研究选择2020年9月-2021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肩袖修补术后6周再入院行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形式概念下的数学偏序结构图,以药物、药量、病证、症状、舌脉为属性,以具体病例为对象,系统分析并深入挖掘万晓刚教授临床应用三泻心汤的配伍规律及辨治经验,以更好的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法:筛选2016-09-01至2020-06-30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238例由万晓刚教授开具使用三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为主方加减的患者为研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搜集自200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SLE-PAH患者住院资料,以探索SLE-PAH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临床特点,为临床上SLE-PAH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搜集自200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住院的SLE-PAH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SLE-PAH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影像学表现及中
目的:通过对病理确诊为原发性Ig A肾病(Ig A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初步探讨及分析Ig AN系膜区补体C3沉积不同强度的中医证型、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嘉禾病历系统收集2013年8月~2020年12月本院年龄≥16周岁病理活检为原发性Ig AN且光镜下肾小球数不少于9个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诱发因素、基础疾病(
目的:月经后期是在妇科疾病中相对常见、多发,因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多变,使之久治难愈,印度尼西亚妇女月经后期的发病率较高,多寻求印尼草药治疗、西医治疗,疗效欠佳。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关于月经后期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探索现代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月经后期的优势,中药特点和用穴处方研究及证治特色,总结出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月经后期的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科克兰(Cochrane)系统综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