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诉讼“书证中心主义”评析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ao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刑事庭审中,举证、质证和事实问题的辩论乃至裁判不是以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等原始人证亲自到庭为基础,而是以开庭以前已经形成的询(讯)问笔录、鉴定报告书、勘验检查笔录等书面证据材料为基础,这是我国刑事诉讼的常态。书面证据不加限制地普遍使用违背了直接言词原则,违反了审判客观、公正的要求,也侵害了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书证中心主义”意味着审判的缺位,如果不正视此现象,任何基于抗辩式的诉讼改造都不能触及根源。但是,书面证据毕竟有其存在的诉讼价值,一概排除既不必要又不现实,因此,笔者提出消解的思想,对待书面证据要警惕、严谨,但也要区分对待、衡平利弊。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书证中心主义”,围绕这一主题笔者展开了系统分析,并以“书证中心主义”是什么、存在的原因、产生的利弊以及如何消解为思路进行行文布局。本文共计三万余字,除引言与结语外,正文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在第一部分笔者阐述了“书证中心主义”的涵义,提出以文书证据为中心的诉讼模式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只是证据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种表现,然后笔者重点对我国刑事诉讼中“书证中心主义”的现象进行疏离,从证据表现、法庭调查、裁判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在第二部分,笔者分析了我国刑事诉讼“书证中心主义”产生的原因,“书证中心主义”不仅仅是刑事证据方面的问题,更关系到刑事裁判方式和审判模式,因此其原因的也就不能局限在证据规则的缺失上,而应当深入到诉讼文化、审判习惯以及诉讼制度等方面。在随后的第三部分,笔者从书面证据的可用性以及“书证中心主义”的弊害两个方面分析了其对我国刑事诉讼的影响。其中,重点强调了“书证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并从实体真实、程序正义以及诉讼效率三个方面予以具体阐释。笔者认为虽然书面证据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特别是在提高诉讼效率、缩短诉讼周期方面,确实有着言词证据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在我国当前以书面证据为中心的诉讼环境下,对其合理性分析不应过分夸大,毕竟在缺乏必要限制规则的情况下,书面证据的过度使用还是弊大于利的。第四部分落脚于解决问题,首先提出基本的思路,即以消解、缓和的态度对待“书证中心主义”的问题,其次对消解的原则和区分的具体规则进行了阐述,最后,笔者试图通过建立直接言词原则和设置例外容许条件构建“书证中心主义”消解的框架。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及管理水平,取得了一定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某些制造业企业内的生产自动化水平不高、信息化水平较低、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保护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新闻自由是构成民主法治社会的重要机制之一;隐私权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作为民事权利已经成为一项国内国际
被洞悉错觉是由于主客体的自我知觉与社会知觉的不对称引起的。这种知觉的偏差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注意,大量的实证研究在谈判领域、社交焦虑的临床领域、人格测评领域、大学
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现代司法理念的内涵也逐渐深入人心。司法公正、司法独立已经成为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和法院改革的核心和目标。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精髓,是
理解是翻译中的重要过程。理解诗歌需要译者付出努力。中国古典诗歌在中国甚至整个世界都极具文学价值,但理解中国古典诗歌更需要读者的辛劳。阐释学是关于理解与阐释的学科,
本文重点论述洗钱犯罪的法理及刑事立法问题,并未完全按照传统的四要件学说来论述,而是分为洗钱罪的理论研究和刑事立法研究两部分分别论述,对其中的主观故意、行为方式、犯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巨变,各国在重新制定国家安全战略的同时,纷纷调整和改革各自的国防科技工业制度。目前,由于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制造成本大大增加,
本文在对传统“关税”和“国内税”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影响汽车零部件进口措施案”为例证,对WTO法律中“关税”和“国内税”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文章的
小学小班化教育能够满足家长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适应新课程要求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的需要。小班化教育是以小班为基本的配置条件,逐步体现
本文是对国有公路运输企业集团进行公司治理研究,作为研究对象的国有公路运输企业集团有着多重性质,首先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有着其独特的国有性质;再次它是公路运输企业,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