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中国体育故事片叙事研究

来源 :沈阳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体育故事片得到了繁荣发展,体育故事片素材基本来源于体育运动,是故事片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体育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体育故事片兼具传播体育思想、体育精神、个人励志等魅力的同时也带给受众绚丽多彩的视听语言享受效果。但与美国体育故事片相比依旧存在差距,并且中国作为体育大国却与中国体育故事片产业的发展现状不相称,面对这样的差距和尴尬的处境。通过剖释改革开放40年这一时间段中国体育故事片的叙事特征并为体育故事片在叙事学方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依据。本研究以1978-2018年中国体育故事片为研究对象,将电影叙事学作为理论支撑,采用文献分析、影像分析、内容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明确体育故事片相关概念。其次,从叙事内容、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四个指标分期梳理51部影片呈现的叙事特色。然后,根据四个指标分析总结出40年中国体育故事片叙事流变特征。最后,提出中国体育故事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探索性建议。研究发现,40年中国体育故事片叙事特征包括:整体而言中国体育故事片的发展趋势良好,影片数量呈上升趋势;体育项目丰富性,从多种角度诠释和宣传中国体育精神内涵,其中国人对足球体育运动关注度最高;叙事主题划分成五种类型,奥运主题故事片扎堆出现,故事片中多以男性运动员和教练员为主人公,对病残、妇女和青少年儿童人士的关注较多,刻画出运动员积极向上、坚持不懈、青春活力的人物特征和教练员敬业奉献、猛志常在、兢兢业业的人物形象特征;叙事视角分为视野开阔的全知视角和视野局限的限制视角;叙事结构分为经典的因果式线性和时空交错的交织式对比叙事结构,故事线索多元化,分为单线、双线和多线交叉叙事线索;镜头和音乐为体育故事片服务,营造非凡视听感受。40年中国体育故事片叙事流变轨迹包括:叙事内容方面的流变,主题类型流变:“意志坚定最终圆梦”到“逆境中的自我救赎”再到“参与奥运,追梦奥运”。故事面貌流变:从国家语境走向生命叙事。人物流变:从“工具性的人”转变成“主体性的人”。叙事视角方面的流变,全知全能叙事视角占据着主流的地位,权利限制视角也受到重视。叙事结构方面的流变,经典的因果式线性叙事结构占据主流地位,多元化时期有所突破出现了采用交织式对比叙事结构。叙事语言的流变,镜头流变特征:初现纪实化风格——纪实色彩浓厚,初具现代感——拍摄手法多变,科技感十足。音乐流变特征:民歌、管弦乐器——多采用流行乐曲——音乐选择广泛和多元。
其他文献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可以有效的促进举办城市的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发展。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在新时期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下,公共水域的游泳活动和赛事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在自然水域进行的群众性游泳活动,以及热爱游泳健身的人群数量都在持续增加。长江作为我国横跨11省市地区的第一大河,对于人们来说横渡长江的活动意义非凡,武汉国际渡江节从1956年的第一届开始目前已经有64年的历史,不论是在举办水平还是赛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更加细致全面地研究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的差异对消费水平产生的影响程度。首先,分析国内外学者在居民收入结构效应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不完善之处;其次,基于相关的理论和计量模型,说明行为生命周期假说和居民“心理账户”理论的合理性;最后通过微观实证多角度研究居民的收入结构效应并以此阐述背后的经济机理。其一,基于现有研究收入结构效应的学者大多数仅仅定性地比较不同来源收入
利用氯烃基烷氧基硅烷与苯胺反应的方法分别合成了N-苯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苯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苯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以及N-苯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记得《读书》杂志的1979年创刊词是"读书无边界",挺好。读书是个人的事,读什么书,怎么读,自在的状态是兴之所至,随喜随心。还是会从教书的老本行开始,不自觉地偏爱文学。
兼具现代意识与地域特色的三晋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栩栩如生地凝聚在地方性民俗文化的衍生品中,经历岁月洗礼依然散发着艺术光芒,启迪着后代的子孙。但长期
20世纪中期以来,法国教育史学在国际历史学转向和教育理念变革的背景下,在国内年鉴学派为主导的历史学的影响下,获得了迅速发展。其发展特点具体表现为跨学科研究方法在教育
包括碳纤维、石墨及其复合材料等在内的炭材料有着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综述了炭材料作为生物材料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介绍了部分炭材料医用制品如人造心脏瓣膜、生体修补膜、人造
近几天,空中多了风的影子。在起风的日子里,我总喜欢合上窗帘,在书屋的角落里翻阅一些泛黄的书卷,追念那些远逝却滚热的智慧韶光。叶圣陶先生,便是那厚重书卷中的一抹熟悉的
利用华北及邻区475个地震台站的区域地震走时资料,反演了该地区的地壳上地幔三维P波和S波速度结构。地震走时的计算用近似弯曲射线追踪方法,三维速度模型的反演用LSQR算法。
在实Banach空间中,利用锥理论和单调迭代技巧,研究一类反向混合单调算子的藕合不动点存在唯一性和迭代收敛性问题,得到了一些新结果。所得的主要结果推广了最近一些文献中的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