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疏》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l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疏》是孟学研究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与十三经注疏一同流传至今,影响深远。但由于该书自身不足,且伴有伪书之名,一直不为学者重视,对该书的研究也一直停留在辨伪与纠谬方面。鉴于此,对《孟子疏》进行全面研究、客观认识其书的价值与不足很有意义。本文通过对其版本体例、注释特点以及与赵氏注、孙奭《孟子音义》关系的深入剖析,探究其文献学价值,力求对孟学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孟子》成书后,地位几经起落,而在宋代时得以大幅提升,出现了第一部疏体注《孟》的著作《孟子疏》,但前人已考证此书是邵武一士人托孙奭之名而作,该书在孟学研究史上备受非议与诘难。然而本文考察该书版本体例,完全遵循“经——注——疏”的疏解体制,层次分明、疏解严整,是一本规范的注疏体著作;以该书的注释特点观之,全书对《孟子》经文的语词、句法进行了有条理的解释疏通,疏解了赵岐注文,阐发了作者对孟子思想的解说,并在疏解过程中对历史事实与名物典故作了比较清楚简明的注释,内容讲解通俗、清晰、简洁,特别是全书在解释过程中,征引了大量典籍,保存了比较准确的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这些都表明,在宋代义理之学兴起的时候,《孟子疏》却能够在注解《孟子》时兼顾训诂与义理,比较独特。而考证《孟子疏》与赵岐《孟子章句》及孙奭《孟子音义》的关系,可以看出《孟子疏》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不仅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该书自身价值所在,也佐证了《孟子疏》与孙奭及其《音义》并无关系。尽管《孟子疏》确实存在缺点与不足之处,但其出现顺应了孟学发展的需要,使孟学发展链条变得更加完善,为孟子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简便而重要的门径。这些都体现出该书极大的文献学价值,其学术地位不可替代。全文共分六章进行讨论:首先在绪论部分就选题的研究背景、依据和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简单的说明;第二章,简要说明了目前通行的《孟子疏》版本流传情况,并对该书体例进行分析,认为该书是一本规范的疏体著作,是《孟子》注释学的发展,而且该书的出现是孟学史上的一大创举;第三、四章,通过对全书注释特点的分析,总结出全书对《孟子》及赵注语言解释的规律、对语法解释的特点,论述了该书对孟子思想的解释及对历史事实、名物典故的注释,并说明了全书的文献征引情况,认为该书在解释方面不落俗套,没有陷入当时理学思想泛滥的桎梏,训诂与义理兼顾,注释条理清晰简明、平实通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时儒家思想的解读情况;第五章,对《孟子疏》与赵岐注、孙奭《孟子音义》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认为该书在围绕赵岐注进行解释的时候也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而与孙奭及其《音义》则无甚关联,是一本《孟子》的通俗讲疏;第六章,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简要概括,进一步总结出《孟子疏》的价值与不足。
其他文献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殖民者的高压政策迫使大量知识分子流亡至关内,他们以切身的流亡体验创作文学作品,且在30年代文坛上独树一帜。端木蕻良以其忧郁的特质赋予他的创作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气工程安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满足照明、家电用电量、安全用电等需要,而更注重其美观、适用、方便的使用效果。建筑电气工程安装质量的好坏是
甩负荷试验是大型抽水蓄能机组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湖南某大型抽水蓄能机组的甩负荷试验为基础,介绍了一种机组甩负荷的调试方法,主要论述了试验的项目内容和调试步骤,
期刊
多媒体可以创设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可以将数学中枯燥抽象的知识、复杂的思维过程,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运用多媒
胡乔木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战线上的重要领导人,在各个方面都有重要贡献。他撰写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一书,这是第一本完整叙述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著作,对党史研究起了很大的
有着几千年历史积淀的湘西,孕育了一大批文人墨客,他们书写湘西,讴歌湘西,让湘西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沈从文作为湘西书写的集大成者,为我们真实地呈现了一个景美、情美,却又
配电箱是每幢建筑供电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之一,本文主要从配电箱的安装施工角度,探讨配电箱设备的安装施工工序。
近日,网曝孩子吃诺氟沙星长不高,而药监局表态尚无定论。众多“挺诺”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明诺氟沙星吃了没事,而且价格便宜、疗效好;“倒诺”派则搬来“医学理论”,以说明该药不利于幼儿骨骼发育。有些药学专家则表示此药影响小儿骨骼发育的概率非常小,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来自儿科专家和药监部门的建议是,孩子以及老人最好不吃或少吃带“沙星”二字的药物。  针对这样混杂的舆论,广大患儿的家长仍旧不免有些担忧,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是明清传奇结构模式中一种特殊化的结构模式,始创于梁辰鱼的《浣纱记》,至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发扬光大,并有所创新,且日臻完美。但是,无论是梁辰鱼,还是
关外三陵作为大清皇室的祖陵,其神功圣德碑碑文写的熠熠生辉。三陵共有神功圣德碑六座,碑文六篇,分别是永陵的“肇祖原皇帝碑”、“興祖直皇帝碑”、“景祖翼皇帝碑”、“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