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意义:依据复杂系统(Complex System,CS)相关理论,运用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 SD)建模技术,建立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Health Financing System, HFS)SD模型,搭建宏观卫生筹资系统政策干预模拟实验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分目标:确定宏观HFS及其子系统结构;建立基于CS的HFS基础理论;描述我国HFS系统现况、归纳系统焦点问题;构建HFS目标测量体系;建立HFS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HFS结构及其行为机理;揭示HFS焦点问题形成机制;筛选宏观卫生政策干预试验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研究通过SD模型和系统仿真技术,实现了宏观HFS复杂系统内部结构与行为特征的可视化模拟,为宏观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了不间断的“循证政策”(Evidence-based Policy)研究工具与决策支持系统,填补了宏观卫生筹资系统基础性理论研究的空白。研究方法:依据复杂系统理论,运用系统分析法,划分HFS系统结构;运用文献归纳荟萃法、比较研究、专家咨询等方法,描述系统现状,筛选系统焦点问题;应用典型地区调查、计量经济学、统计资料提取等方法,从样本地区、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和其他现有资料中收集系统运行相关数据;使用补充现场调查、专家咨询、专题访谈等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估计和补充;使用泰尔指数差异分析、数据包络分析、满意度指数、卫生筹资公平性指数对宏观HFS进行绩效评估;使用系统基模分析、主体行为分析、系统关联分析和Vensim DSS专业软件等建立HFS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SD模型;利用SD模型进行政策干预与模拟实验,获得HFS动态行为特征和运行机制关键步骤:(1)收集资料,开展现地调研,设计研究方案。(2)对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进行描述性分析与定性研究。(3)构建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概念模型。(4)构建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逻辑模型。(5)构建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SD模型。(6)对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进行行为模拟与干预试验。(7)提出改善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的政策建议。研究内容:(1)卫生筹资系统定性研究。界定宏观HFS基本要素,明晰宏观HFS及其子系统的资源结构、组织结构、管理结构、系统规制,确定HFS所处的外部环境,分析HFS各主体行为,建立HFS概念模型。(2)卫生筹资系统描述性分析。研究国内外卫生筹资模式,分析我国宏观HFS系统现况,归纳HFS各子系统存在的焦点问题,构建HFS目标测量体系,对宏观HFS进行初步诊断。(3)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逻辑分析。对宏观HFS及其子系统进行主体关联分析,划出HFS各子系统的主要回路及反馈机制,运用多因素分析、专家咨询和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逻辑模型。(4)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SD模型构建。根据研究目标确定HFS模拟观测指标和政策干预指标,运用VENSIM软件绘制HFS系统动力学流图,对主要变量和函数关系赋值,建立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SD模型。(5)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模拟与政策干预研究。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和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HFS结构演化的复杂行为机理;揭示HFS焦点问题形成机制;筛选宏观卫生政策干预试验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建立了基于CS的卫生筹资系统基础理论;明晰了宏观HFS基本框架,阐明了宏观HFS子系统结构;构建了HFS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SD模型。并利用SD模型模拟了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结构和行为规律,揭示了我国宏观HFS焦点问题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政策干预实验,提出了解决HFS焦点问题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1)行为模拟结论。我国宏观卫生筹资系统存在结构缺陷,主要表现为Cc-HFS的三个行为主体(政府、社会、个人)相互博弈,筹资结构向个人偏移;Cu-HFS结构不合理,逐步向药品费偏移;Ca-HFS结构失衡,向医疗机构偏移。这种偏态结构的HFS功能正在逐渐弱化,严重影响了我国卫生筹资的公平性,阻碍了国家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发展,甚至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2)政策干预结论。扩大医疗保险覆盖率、降低药费比例可以优化HFS结构,进而改善我国卫生筹资的公平性。同时,政策干预还显示,单纯靠增加政府投入不能有效改变HFS结构,表现为HFS绩效对政府投入的不敏感性和对卫生筹资结构的高依赖性。因而政府应当制订出良好的卫生筹资政策,切实改善HFS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