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与中国社会整合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zmf0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政治文明条件下,国家社会整合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政党文化的积极构建。一定意义上,居于执政地位的政党及其文化,往往左右甚至直接引导社会整合的方向、方式及内容。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实施对社会的有效整合,就必须加强政党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新问题,使得执政党既有整合方式的有效性受到挑战,对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转型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由此,在社会整合视角下研究政党文化,进而探讨政党文化在社会整合中的作用及二者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选题缘由和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政党文化和社会整合的概念给予界定,表述其内涵。第二部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历史考察。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意识形态要素、制度规范要素和组织心理要素。在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后,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主要特点,即实践性、先进性、创新性和群众性。第三部分,政党文化作用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整合的探索。文中把政党文化作用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整合的探索,分为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转型时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新时期三部分。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向人们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政党文化在中国社会整合中的作用及中国社会整合的基本进程。第四部分,中国当代社会整合的主体架构及障碍因素。在这一部分中,文章把社会整合放在当前国际、国内背景下,从宏观上提出了中国当代社会整合的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同时,对中国当代社会整合的阻碍因素进行了选择性分析。第五部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转型与当代社会整合。本部分在对执政效能与意识形态影响力、社会共同价值观与和谐社会、完善制度规范与利益表达功能、执政党形象与党的亲和力几对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转型的必要性及其在当代社会整合中的作用。第六部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社会化与当代社会整合。当代实践证明,中国社会整合主要是执政者以其文化的扩展形式来进行的,实际上也就是政党文化社会化过程。论文阐述了政党文化社会化的基本内涵,探讨了政党文化社会化的有效模式,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社会化是中国当代社会整合的先导,指出政党文化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冲突与共存。
其他文献
本论文聚焦新华社对1996、2000、2004和2008前后四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报道。以每次选举结果公布为基准点,选举前后10天以后的新华社报道为分析样本,从框架理论的角度分析
海岸带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带。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海岸带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日益增大,资源衰竭、生态退化和环境污
钙钛矿结构的铁电氧化物薄膜和尖晶石结构的铁磁氧化物薄膜因其独特的电、磁学特性和宽广的应用前景受到了材料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介质氧化物薄膜研究的热点。在这类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接收的1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发状况及其相关特征。方法对受试人群进行病情评估,内容包括:BMI、6 min步行试验测试
为认识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沙河子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充填类型,利用钻井、地震等资料,分析该区东南缘西丁家地区沙河子组三级层序地层划分与沉积充填特征.结果表明:通过SB1、SB
添附制度是一项古老的民法制度,它是物权变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当代社会定纷止争,确定产权归属的一项重要制度。借鉴和分析国外立法的经验,针对我国现有的添附制度,应当以
本文以12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等师范生的成就动机取向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高师生的个我取向成就动机明显高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2、高师生成就动机取向的性
人们常将摄影比喻为现代人的"鸦片",摄影能在一瞬间改变人们的视觉印象,将人们带入一个神秘莫测的视觉王国。摄影师以他们的独特视角和魅力镜头记录存在的瞬间,赏析其作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