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钼管热挤压工艺基础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liuyans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晶显示器制造工艺中的降低反射层、透明电极、发射极与阴极等均由溅射方法形成。而溅射靶材多以金属纯钼板材为主。近年来随着液晶屏幕尺寸的不断增大,与之对应的溅射板形钼靶也随之增大了其自身的面积。若采用旋转的钼筒作靶材,则屏幕的长度由钼管长度决定,屏幕的宽度则不受限制。为了提高溅射层的均匀性,要求溅射靶材具有较高的致密度(在99.7%以上)。然而最常用的成形钼制品工艺(粉末冶金)达不到靶材的致密度要求,所以必须再加一道热加工工艺来提高其制品的致密度——本文采用热挤压工艺。针对使用粉末冶金坯料挤压成形圆筒(管)形钼靶材并提高其制品致密度的问题,本文采用高温单向压缩试验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粉末冶金钼管热挤压工艺进行了基础研究。其中包括研究粉末冶金钼坯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钼管材热挤压过程和挤压模具结构的优化。通过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分别在变形温度为1100℃、1150℃、1200℃、1250℃,变形应变速率为11.5 s-1、17.3 s-1和23s-1下对φ8×12粉末冶金钼圆柱体试样进行了单向压缩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粉末冶金钼坯的高温稳态流变应力本构方程,并研究了粉末冶金钼坯的高温塑性变形时流变力学行为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粉冶钼在高温变形时明显表现出动态回复与再结晶特征;金属钼是正应变速率敏感性材料,即流变应力随着变形速率的增加而增大。粉末冶金钼坯高温塑性变形过程是受位错运动控制的热激活过程,且其高温变形过程可以用包含Arrhenius项的Zener-Hollomon参数来描述。通过悬重法测量热变形后粉末冶金钼坯致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变形量为70%的变形后,粉末冶金坯料可以达到靶材所要求的致密度。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热变形后的微观组织结构,并探讨了热变形后不同热处理温度(750℃、850℃和950℃)对其组织结构的影响。金相组织分析表明,粉末冶金坯料在70%的相对应变量下,热处理以退火温度为85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60min最佳,此时大多晶粒相互交错搭接并伴随有细小等轴亚晶的生成,即大部分的带状组织任然保留并消除了热加工造成的残余应力,故性能最好。为了优化粉冶坯钼管材挤压模具结构,应用DEFORM有限元软件对挤压工艺进行模拟。挤压工艺方案为:挤压温度为1250℃,挤压速度为225mm/s,平模长度分别为8%D、10%D、11%D和12%D,模角分别为55°、60°、65°、70°。为了定量比较不同挤压工艺方案的优劣,定义了以挤压力、管材成材率、总费用节省率和坯料所承受的应力应变情况为综合评判函数,得出平锥模的平模长度为10%D,模角为65°时模具结构最优。
其他文献
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廉价的低碳钢表面制备陶瓷复合涂层,可以获得高硬度、耐磨、耐蚀的复合材料。本文采用5kW横流CO2气体激光在碳钢表面制备了铁基B4C陶瓷复合涂层,选择了不
现阶段,我国银保合作类业务仍处于低级发展阶段,实现其创新和突破十分必要。指出银保合作类业务创新的两方面内容:商业银行兼业代理保险业务的创新以及银保合作模式的创新。
文章以《说文解字》468个水部字和53个山部字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与山水有关的汉字,辅以《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证》、《尔雅》、《释名》、《玉篇》、《汉书》等文
构建了一个与项目群治理体系相适应的集成管理整合模型,划分出组织管理层次、制度层次、集成管理层次三个可延展的层次,以便对项目集成的有效管理框架起到制度支撑作用。在此
舆论监督是权利 ,不是权力 ,但它和司法独立一样都是受宪法保护的。二者的目标统一于社会公正。司法不能封闭 ,新闻自由不能滥用 ,二者应该明确各自的行为方式。论文最后探讨
目的: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肝移植,但是由于供肝短缺、移植后免疫排斥等一系列问题,该疗法无法在临床广泛展开,因此需要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多项研究表明,干细胞
新疆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 L.)是维吾尔族常用的一味药材,本研究基于前人研究工作的积累,对有效成分及其活性展开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超声辅助及微波辅助提取法对新
通过146份国有企业的调查问卷,探讨了苛责式领导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作用过程,尤其是领导-部属交换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领导-部属交换在苛责式领导影响员工组织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废除部分犯罪的死刑、强化社区矫正的规定奠定了我国调整刑罚体系结构的基调,从宽处置未成年人犯罪及老年人犯罪、增加社区矫正对象的禁足
近些年来,我国有关脑死亡立法的呼声很高,而脑死亡立法的合宪性问题不可回避。脑死亡立法并不侵犯我国宪法隐含保护的生命权,恰恰体现了国家对公民生命权的积极保障义务。传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