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种深度下玉米出苗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l1988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山地丘陵区作为我国玉米生产的重要产区之一,在全国玉米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季节性干旱是制约本区玉米生产的首要因素,尤以春旱的发生频率最高,严重危害着玉米的萌发和出苗。全苗、齐苗、壮苗是玉米获得高产的基础保障,深播具有避开土壤表层含水量少,保证种子萌发所需水分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土壤类型、玉米品种种子的顶土能力等条件差异,盲目深播往往会导致出现难以出苗或出苗不齐、苗质弱等现象。因此,在四川丘陵区紫色土条件下,研究不同播种深度下玉米品种的出苗特性,是进一步筛选和鉴定耐深播玉米品种的重要前提。本研究选用四川丘陵区大面积种植的8个玉米品种:中单808、成单30、川单418、东单60、长玉13、川单14、正红311和隆单9号为供试品种,在不同播种深度处理下,对玉米幼苗的形态变化、生长量变化以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播种深度处理下,土壤含水量表现出随着播种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以3-9cm播深处理间的增幅差异较大,12-21cm播深处理的增幅差异较小土壤温度在一天当中的变化幅度表现出随着播种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以6cm和9cm的保温效果不明显,12-21cm的保温效果较明显,最高土壤温度差异不大。2.不同播种深度处理下,8个玉米品种的出苗率均表现出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以中单808、成单30和川单418的减幅较小,出苗率相对较高;8个玉米品种的出苗时间均表现出随着播种深度增加而延后的趋势,在6cm播深处理下,各品种出苗时间平均延后2-3d,在9cm播深处理下,各品种出苗时间平均延后4-8d,不同品种间差异不显著。3.在3~9cm播种深度处理下,玉米的苗长、胚芽鞘长、中胚轴长、苗鲜重、苗干重、中胚轴鲜重、中胚轴干重以及根鲜重均表现出随着播种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幼苗整齐度、中胚轴直径、根长、鲜重根冠比以及干重根冠比均表现出随着播种深度增加而减小的趋势,而胚芽鞘直径、总根数以及根干重受播种深度影响不大,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综合而言,以中单808、成单30和川单418表现较好。4.在3~9cm播深处理下,玉米出苗质量性状与出苗率的相关性和关联度均存在一定差异;深播下以中胚轴长与出苗率的相关性和关联度均较大,可以将中胚轴长作为鉴定玉米耐深播性的重要指标。5.不同玉米品种间出苗潜能性状存在极显著的基因型差异;玉米出苗潜能性状与3~9cm播深处理下出苗率的相关性和关联度均存在一定差异;以胚芽鞘+中胚轴的伸长潜能与深播下玉米出苗率的相关性和关联度均较大,可以将胚芽鞘+中胚轴的伸长潜能作为鉴定玉米耐深播性的重要指标。6.在3~9cm播深处理下,玉米幼苗叶片中GA3和ZR含量明显增加,幼茎中]AA/ABA明显增加,ZR/ABA明显减少,中胚轴中IAA/ABA和GA3/ABA明显增加,根系中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均较小;玉米幼苗各器官中AB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地减少,因此,增加播种深度对玉米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补偿效应。
其他文献
土木工程CAD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针对土木工程CAD的课程现状,基于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分析了土木工程CAD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课程教学的一
安全风险管理是对施工活动和施工环境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确定和度量,制定、选择和实施风险处理的过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是消除或减少风险,避免或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监
以3年生美人指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顶好和奇宝对果实处理、S-诱抗素和PBO对树体处理,对浆果生长发育动态、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片酶活性变化、浆果内源激素含量
"中等收入陷阱"概念常被用来分析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但"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普遍现象,部分国家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在于其经济和政治制度、国际分工地位、
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素质教育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素质教育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教学。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做好智育教育工作,还
拖延指一种普遍存在的在临近时间期限的延迟行为,本研究通过高拖延者和正常个体的情绪词语和情绪图片的注意偏向的比较,探讨高拖延者的情绪注意偏向和其理论机制。本研究以问
源于民歌的竹枝词是反映一个时代民生风俗的重要载体。温州竹枝词的最早记载见于北宋,迄至民国年间,学人所辑已达两千多首,数量可观,内容丰富。本文首次对温州竹枝词中有关人
本文以14个甜荞栽培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5%,10%,15%,20%,25%)模拟干旱胁迫条件,研究了干旱胁迫对不同荞麦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品种间种子萌发特性的差异;同
<正> ·以下三部分,原稿皆有原文,为解决印刷的困难,现一律改用汉译文,特此说明。蒙古文部分 1.卡拉:《论契丹人的两种文字体系》。载《第三次国际蒙古学家大会集刊》第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