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联合检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发生血流感染患者、非血流感染的其它感染患者及未感染患者的TBNK淋巴细胞亚群、12项细胞因子、单核细胞HLA-DR阳性表达率及中性粒细胞CD64感染指数等指标,收集调整的感染可能评分(mIPS)中各项指标并量化评分,通过上述五项指标构建一个感染评价体系评价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发生血流感染时感染指标的变化并评价该体系可行性。[方 法]本次研究收入26例发生血流感染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实验组)、22例发生非血流感染的其它感染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Ⅰ)以及20例无感染的返院复查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Ⅱ)并分别收集每个患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标本中TBNK淋巴细胞亚群、12项细胞因子、单核细胞HLA-DR 阳性表达率及中性粒细胞CD64感染指数等指标,收集mIPS中各项临床数据并量化评分。[结 果]1.实验组mIPS分值[(21.00±2.00),n=26]较对照组Ⅰ[(16.00±8.00),n=2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mIPS分值[(21.00±2.00),n=26]较对照组 Ⅱ[(0.00±5.00),n=2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Ⅰ mIPS分值[(16.00±8.00)]较对照组Ⅱ[(0.00±5.0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按a=0.05水准,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Ⅰ多项细胞因子(IL-6、IL-8、IL-10、TNF-α)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详见正文部分);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Ⅱ多项细胞因子(IL-1 β、IL-2、IL-6、IL-8、IL-10、TNF-α)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详见正文部分);对照组Ⅰ相比于对照组Ⅱ多项细胞因子(IL-1 β、IL-2、IL-6、IL-8、IL-10、TNF-α)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详见正文部分)3.按a=0.05水准,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Ⅰ多项淋巴细胞绝对值(CD3+T细胞绝对值、CD4+T细胞绝对值、CD8+T细胞绝对值、NK细胞绝对值、CD19+B绝对值、CD4/CD8)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详见正文部分);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Ⅱ多项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详见正文部分);对照组Ⅰ相比于对照组Ⅱ多项淋巴细胞绝对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详见正文部分)4.实验组中性粒细胞CD64感染系数[(0.81±0.35),n=22]较对照组Ⅰ[(3.18±0.47),n=2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中性粒细胞CD64感染系数[(0.81±0.35),n=26]较对照组Ⅱ[(1.86±0.18),n=2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Ⅰ中性粒细胞CD64感染系数[(3.18±0.47),n=22]较对照组Ⅱ[(1.86±0.18),n=2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实验组单核细胞HLA-DR 阳性表达率[(36.18±5.67),n=26]较对照组 Ⅰ[(49.35±4.37),n=2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单核细胞HLA-DR 阳性表达率[(36.45±5.48),n=26]较对照组 Ⅱ[(66.00±7.25),n=2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Ⅰ单核细胞HLA-DR 阳性表达率[(49.00±7.9),n=22]较对照组Ⅱ[(66.00±7.25),n=2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 论]通过联合流式细胞术及mIPS对住院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血流感染预测分析发现联合12项细胞因子联合检测、TBNK淋巴细胞亚群及单核细胞HLA-DR 阳性表达率等三项指标可用于初步构建血流感染的综合评价体系,以便及时发现住院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血流感染的发生,mIPS表需要进一步优化纳入指标,中性粒细胞CD64感染系数不适合预测粒缺患者发生血流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