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无人驾驶、智能仓储等热门应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移动载体采用轮式滑移方式实现转向。采用该转向方式的移动载体,其转向执行机构简单,载体空间利用率高,低速机动性强,但该结构也存在转向机理较复杂、转向时需克服较大阻力、协调控制难度大等缺点。一般而言,其运动模块是由底盘、轮胎及发动机等关键部件组成的非线性系统,需要多个部件的协作配合才能实现平稳运动。其利用两侧轮胎速度差使车体滑移从而实现转向。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无人驾驶、智能仓储等热门应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移动载体采用轮式滑移方式实现转向。采用该转向方式的移动载体,其转向执行机构简单,载体空间利用率高,低速机动性强,但该结构也存在转向机理较复杂、转向时需克服较大阻力、协调控制难度大等缺点。一般而言,其运动模块是由底盘、轮胎及发动机等关键部件组成的非线性系统,需要多个部件的协作配合才能实现平稳运动。其利用两侧轮胎速度差使车体滑移从而实现转向。但转向时轮胎与地面间的相互作用较为复杂,导致对系统准确建模较为困难,同时也增大了控制器的设计难度。因此为了降低系统建模和控制器设计难度,针对滑移转向移动载体的系统辨识建模和控制设计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为研究滑移转向移动载体的建模及控制问题,本文根据该转向方式的结构要求,自主搭建了一台具有轮式滑移转向特性的四轮模型车,用于完成滑移转向机理,系统模型辨识和运动控制的研究与验证。首先,本文介绍了所使用的轮式滑移转向模型车的机械结构和主要电路硬件的选型,然后简要的介绍了基于该平台实现的软件框架及其运行逻辑。然后,针对滑移转向模型车存在的非线性系统特性,本文从车辆动力学理论出发,深入研究了滑移转向模型车的转向机理。着重介绍了车辆动力学模型和轮胎力的求解,推导出该系统在平稳运动状态下的非线性状态空间方程,并基于实验平台对该状态空间方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输入输出验证。接着提出了两种构型的系统模型并做深入分析,为系统模型辨识打下基础。第一类构型引入了工作点的概念,在工作点附近将系统近似线性化,则系统可由一组近似线性模型的集合描述。第二类根据机理模型和Hammerstein模型思想,将系统分为非线性部分和线性部分。本文在第四章对两种系统构型的模型辨识方案展开了研究。针对第一类构型,根据系统被控对象的机理模型确定了线性模型的辨识结构。而后,采用基于脉冲响应的Hankel矩阵系统模型辨识算法,对实际系统的模型进行了辨识实验,得到了系统在工作点附近的双输入双输出系统传递函数模型。通过实验数据以及机理建模的结果验证了系统辨识方法的正确性与模型的有效性。然后,针对第二类构型,确定了基于机理模型的直流补偿方案,使得对象在补偿后可近似为线性环节,极大减小了低频非线性因素对滑移转向车辆控制的不利影响。然后对补偿后近似为线性环节的被控对象进行重辨识实验,并在末尾对两类模型的辨识结果进行对比和总结。最后,为保证系统闭环后能满足快速性、鲁棒性和抗扰性等多目标控制性能指标,在控制设计时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的设计方法。针对自主搭建的轮式滑移转向模型车,根据重辨识模型集合,本文首先为其设计了前馈动态解耦控制器用以抑制耦合项的中高频干扰。然后基于辨识模型集合以除性不确定性描述整个系统,并基于扩展内模的LQR控制算法提出了鲁棒稳定约束条件以及抗扰性能指标,并在多控制性能指标的约束下,设计了运动控制器。最后在实际平台中进行了实际验证并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化石资源的不可再生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隐忧。寻找化石资源的替代品是目前全球科研工作者的共同使命之一。生物质是一类存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作为生物质主要组分之一的木质素,是唯一大量且天然存在的具有芳香环结构的可再生资源。因此发展木质素来源的化学品制备路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作为一种绿色、温和的催化方式,光催化在木质素解聚领域具有很大潜力。但由于木质素具有复杂且稳定的化学结构,传统光催化过程对木质素的
“三街两巷”是指兴宁路、民生路、解放路与金狮巷、银狮巷集中围合区域,是南宁市城区保留最为完好的历史街区,叠合了多元的历史、文化及社会价值。如何理解街区空间形态演变特征与规律,保护与延续街区历史文脉是本文思考的核心所在。本文主要借鉴康泽恩城市形态理论对“三街两巷”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与特征机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将理论应用于历史街区保护,并尝试提出建立形态分类导控的方法与流程。首先,本文回溯“三街两
氮氧稠杂环类化合物因其被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功能材料、药物、农用产品等领域,故发展绿色、高效的合成氮氧稠杂环类化合物的化学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吡啶基广泛地存在于众多功能分子中,但含吡啶基芳香氮杂环化合物因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反应动力学惰性,由其作为基本反应原料构建含氮氧稠合氮杂环是一具有挑战的研究任务。氢转移介导的偶联反应是一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有机合成手段,有望解决一些常规方法难以
风电场尾流效应可导致位于下游方位风机处来流风速减小,进而导致全局出力下降。目前针对尾流效应导致的风电场出力下降多采用风机布局选址优化进行规避,但在已建成风电场或风向变化较为频繁风电场中无法利用布局优化或效果较差。本文以此为背景,研究了尾流效应导致的风电场出力下降及利用最优偏航策略实现全局出力提升。本文通过对偏航尾流形态的研究,在高斯分布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了一种考虑非中心对称的高斯偏航尾流模
储能兼具蓄备功能,且响应速度快、爬坡率高,能够在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场景下对电网电能质量形成有效支撑,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分布式储能数量庞大、分布广泛,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分布式储能应用场景单一,利用率低,且大量分布式储能的无序接入,更会给电网稳定性带来挑战。若能将分布式储能小、散、无序的闲置容量汇聚起来,通过有效的协同优化策略,使其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例证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客观存在的不足,容易形成反射裂缝。一旦发生损害,经常面临结构性维修,耗能大、费用高。倒装结构沥青路面能够充分发挥沥青稳定碎石、级配碎石和半刚性材料三者的优势,有优良的延缓反射裂缝和一定的排水性能,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倒装结构中,级配碎石层的施工质量是保证该路面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加强级配碎石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是提高整个倒装结构沥
介质阻挡放电被众多工业领域用作低温等离子体源,柱状放电是介质阻挡放电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其放电理论尚未掌握。本文在3mm气隙、40Pa本底气压,11.41k Hz与14k Hz频率的低起始放电电压下实现了大气压氦气介质阻挡柱状放电的不同演化过程,分析了柱状放电的时空演化规律,结合放电电流密度探讨了多柱放电形式的演化机制,结合放电柱受力分析对介质阻挡放电斑图动力学中约束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采用IC
辐射制冷是一种无需消耗能量而实现降温效果的新型制冷方式。白色的辐射制冷材料缺乏美学特性,使实际应用受限,而传统的着色方式会显著降低辐射制冷材料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影响辐射制冷性能。本文在具有良好辐射制冷性能的白色底层膜的表面,利用重力沉积自组装方法组装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三维光子晶体结构色表层,制备出可见光波段高反射率和中红外波段高发射率的多彩辐射制冷(Colored Pass
矿产地质环境是以岩石圈为基础,包括地下水圈、土壤圈在内的地质环境。采矿会引发矿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矿山固体废弃物、废水排放等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截至2015年,全国采矿累计损毁土地300余万公顷,目前已修复治理80余万公顷,仍有220万公顷采矿损毁土地等待修复。在这剩余待修复的损毁土地中,有84万公顷采煤塌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正掀起新一轮并购浪潮。通常而言,并购能够整合并购双方资源、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产生协同效应,进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回顾大多数并购案例,并购方为了降低并购风险,会选择与被并购方签订高业绩承诺协议,而这种高业绩承诺的并购方式往往带来的是高溢价的并购,实际上还是会增加并购活动的风险。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所承诺的高业绩目标是难以实现甚至是无法实现的,这就会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