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灌注成像在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评价中的应用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CT灌注成像对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及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进行多层面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循环代偿能力的评价,与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评价的侧支血流分级进行对照,比较不同方式以及不同程度的侧支代偿与脑灌注结果的相关性,探讨一级与二级侧支循环所对应的CTPI改变,确定侧支循环分级的量化指标,为CTPI用于评价侧支循环提供影像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DSA检查结果分为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35例,男性28女性7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7岁)及单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32例,男性23,女性9例,年龄30-77岁,平均年龄53岁)两组。将每组患者按照DSA侧支血流分级标准行侧支循环程度分组。  采用Revolution CT机,行全脑动态容积扫描。选取基底节层面和半卵圆中心层面,分别测量病变侧与镜像侧的灌注参数绝对值,经校正后计得出相对灌注参数:相对达峰时间(relative time to peak,r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elative meantransit time,rMTT)、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和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比较各层面的灌注参数与DSA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对所有入组病例进行TTP-ASPECTS、MTT-ASPECTS、CBF-ASPECTS、CBV-ASPECTS评分,比较侧支循环良好组与不良组CTPI-ASPECTS的区别,计算CTPI-ASPECTS预测侧支循环良好的ROC曲线。寻找CTPI有效评估侧支循环的影像学指标。  结果:  1.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组,灌注参数rTTP基(r=-0.473,P=0.000)、rMTT基(r=-0.525,P=0.000)、rTTP半(r=-0.517,P=0.000)和rMTT半(r=-0.425,P=0.001)与侧支循环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CBF基(r=0.589,P=0.000)和rCBF半(r=0.490,P=0.000)与侧支循环分级呈明显正相关;rCBV基(r=-0.055,P=0.691)和rCBV半(r=0.049,P=0.726)侧支循环分级无显著相关性。  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组,灌注参数rTTP基(r=-0.368,P=0.003)、rMTT基(r=-0.475,P=0.000)、rTTP半(r=-0.449,P=0.000)和rMTT半(r=-0.417,P=0.001)与侧支循环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CBF基(r=0.350,P=0.004)和rCBF半(r=0.364, P=0.003)与侧支循环分级呈明显正相关;rCBV基(r=-0.029,P=0.821)和rCBV半(r=-0.008,P=0.952)侧支循环分级无显著相关性。  2.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组,侧支循环良好组CBF-ASPECTS(Z=-2.563, P=0.010)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CBF-ASPECTS(AUC=0.718)预测颈内动脉侧支循环良好的ROC最佳分割点为5.5,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66.2%。  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组,侧支循环良好组TTP-ASPECTS(Z=-5.640, P=0.000)、MTT-ASPECTS(Z=-3.426,P=0.001)优于侧支循环不良组。TTP-ASPECTS(AUC=0.900)预测大脑中动脉侧支循环良好的ROC最佳分割点为2.5,敏感度为80.6%,特异度为79.4%。  结论:  1.无论是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时形成的一级侧支代偿,还是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形成的二级侧支代偿,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CTPI结果均与DSA评估的侧支血管分级相关,能够替代DSA成为反映侧支循环的新的影像学指标。  2.CTPI的各个参数与DSA侧支循环代偿程度的相关性不尽相同:rTTP、rMTT数值与DSA侧支循环代偿程度呈负相关,rCBF数值与DSA侧支循环代偿程度呈正相关,rCBV数值不呈现明显相关性。  3.CTPI-ASPECTS评分既能够全面反应脑组织灌注情况,又能简化评估难易程度,有望成为目测评估侧支循环的半量化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   单纯未转染干细胞移植体内后生存能力低下严重限制了其增殖及分化能力。本研究旨在研究存活素(Survivin,svv)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离体微环境中能否
目的为平战时大批量应用血浆救治患者和伤员赢得时间,研究通用血浆的混合比例及病毒灭活条件,降低血浆中抗血型抗体IgM的效价及灭活经输血传播的相关病毒。方法1.先将A型血浆与
目的:观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其亚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应激激活蛋白激酶(SAPK)、p3
通过以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采取了后路融合术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随访,研究腰椎PLIF后发生邻椎病(ASD)的有关因素和临床指标,以求获取PLIF术后发生邻椎病的相关因素及预
目的:   采用β-榄香烯(β-elemene)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进行干预治疗,观察β-榄香烯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以及形态学特征,并探讨β-榄香烯与新生小鼠
目的:   回顾分析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影像特征和手术预后。   方法:   收集本院32例经显微手术后病理确诊的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目的   通过建立兔深低温停循环(DHCA)体外循环模型,观察深低温停循环肺缺血期间肺动脉灌注含依达拉奉保护液对术后肺组织及肺功能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机制。   方法 
目的:观察泼尼松、大剂量地塞米松及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三种方案治疗新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疗效及副反
目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 TOBS)是由Caplan在1980年提出的,是指基底动脉尖端部位急性缺血或闭塞所导致的相应供血区的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以丘脑
目的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脑损伤是早产儿最常见的两种严重并发症,我们将以磁共振成像(MRI)提供的影像学资料为依据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他们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