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后路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出现邻椎病的相关临床研究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河北北方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以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采取了后路融合术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随访,研究腰椎PLIF后发生邻椎病(ASD)的有关因素和临床指标,以求获取PLIF术后发生邻椎病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性措施等。为患有单一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且行PLIF的病患术后减少邻椎病的发生提供一定参考。  观察2010年1月到2015年12月于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完成的腰椎单节段椎间盘突出并行后路融合术的患者,通过我院电子病例系统进行筛查,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167例,其中男性64例,女性103例。融合L2/L3节段41例,L3/L4节段66例,L4/L5节段60例,在PACS系统上调阅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资料,并进行跟踪随访:询问病史、相关临床评分、影像学资料(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且所收录病人术前均不存在邻近节段退变(椎间滑移距离<3mm,椎间隙动态成角<5°)情况。研究囊括在内的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术前及超过12个月的末次随访。通过最后一次随访结果(相邻节段有无影学上的ASD)将现有患者划分为A退变组(63例)、B非退变组(104例)。最后分别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比较退变组与非退变组的年龄、性别、BMI、术前有无髋膝关节炎、有无2型糖尿病、有无踇外翻、随访患者受教育文化程度及劳动强度等因素对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的影响,并记录各节段退变概率、融合节段相邻节段退变率、两组术前术后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及影像学测量结果。(注:考虑L1-2节段常需要“悬浮固定”即:跨胸腰段多节段固定,故无法行L1-2的单节段固定,故舍弃改节段。同时L5-S1节段无法观察远端邻近节段,故也同样舍弃。)  本研究对167例患者进行了24-50个月的随访跟踪调查,平均随访时间为(45.5±3.5)个月。其中退变组患者63例,平均年龄62.97±8.229岁,非退变组患者104例,平均年龄56.18±7.577岁,退变组中女性43例(68.25%),男性20例(31.7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平均年龄数值比B组的明显高;60岁及以上患者共97例,其中发退变43例,而60岁以下患者为70例,有20例发生了退变;两组比较,大于等于60岁患者发生ASD的概率明显大于小于60岁者,(P<0.05)。L2/L3融合区其近端相邻节段L1/L2中有16例患者发生退变,发病率为39.02%(16/41),远端相邻节段L3/L4退变率为17.07%(7/41);L3/L4融合区其近端相邻节段L2/L3有14例患者发生了ASD,退变概率为21.21%(14/66),远端相邻节段L4/L5的退变率为18.18%(12/66);L4/L5融合区域其近端相邻节段L3/L4有8人发生了ASD,退变概率为13.33%(8/60),远端邻近阶段L5/S1退变率为10%(6/60)。融合区域邻近的近端节段较远端节段更容易发生退变,比较腰椎不同融合区域其相邻节段发生退变的概率表现为:L2/L3,L3/L4,L4/L5的退变率分别是56.10%(23/41),39.39%(26/66)和23.33%(14/60)。L2-3节段发生ASD的概率最高(P<0.05),L4-L5节段发生退变的几率较其他节段为最低(P<0.05)。以L1/L2为融合节段的邻近节段,其发生ASD的概率最大,而以L5/S1为融合节段的邻近节段,其发生退变的几率最小;在发生退变的研究组中,椎间隙高度的变化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非退变组术前腰椎前凸角为31.4±11.2°,退变组为28.9±11.5°。通过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术前腰椎前凸角过小时术后发生ASD的概率会增加,(P<0.05)。高龄、高BMI、低学历劳动强度大、2型糖尿病、髋膝关节炎、踇外翻等是患者发生邻椎病的危险因素(P<0.05),而性别与ASD的发生无明显关系(P>0.05)。退变组术后1年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的(7.26±1.06)降至(1.13±0.09),JOA评分由术前(12.29±1.41)升至(21.79±1.98),ODI由术前(76.88±5.17)降至(37.79±7.11)。非退变组术后1年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的(7.29±1.13)降至(2.59±0.38),JOA评分由术前(12.49±0.88)升至(20.39±2.87),ODI由术前(76.88±5.17)降至(37.79±7.11),对比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年龄、BMI、受教育文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术前有无髋膝关节炎、有无2型糖尿病、有无踇外翻等是ASD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性别与ASD发生无明显关系;年龄增加、超重或肥胖、受教育文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术前存在髋膝关节炎、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在腰椎融合术后发生ASD的风险明显增加。生理前屈小的患者更易发生ASD。近端邻近节段较远端邻近节段发生退变的风险几率大,L1/L2作为邻近节段发生ASD的概率较高,L5/S1发生ASD的概率较低。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长波紫外线照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模型,探索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19(geneassociatedwith retinoid-IFN-induced mortality-19,GRIM-1
目的:了解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建立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特异性参考值范围,为今后开展孕期甲状腺功能筛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调查妊娠中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检出率,探讨甲状腺过氧
霍克斯说:“在任何情境里、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间的关系所决定。”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结构。  结构是一把利剑。  学过化学的都知道: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素异形体”,碳原子因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事物之间的区别,呈现出的是状态,隐藏着的是结构。“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定律,也是教育原理和管理哲学。  科学的结构,可以让状态呈现得更稳定,
第一部分:高压氧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更好地改善了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空间记忆功能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侧脑室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大鼠空间记忆功能的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II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1.选择子痫前期患者70例;正常妊娠妇女62例。入院时记录年龄、孕产次、孕周并测量血压;入院后搜集24小时尿液测
目的:  研究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strocyte elevated gene-1,AEG-1)与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p65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甲状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
目的   单纯未转染干细胞移植体内后生存能力低下严重限制了其增殖及分化能力。本研究旨在研究存活素(Survivin,svv)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离体微环境中能否
目的为平战时大批量应用血浆救治患者和伤员赢得时间,研究通用血浆的混合比例及病毒灭活条件,降低血浆中抗血型抗体IgM的效价及灭活经输血传播的相关病毒。方法1.先将A型血浆与
目的:观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其亚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应激激活蛋白激酶(SAPK)、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