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宫腔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有创妇科检查,病人在局麻状态下有时不能耐受,进而导致检查中止、不能耐受等不良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安全舒适的全麻宫腔镜检查。目前全麻宫腔镜检查的通气方式为保留自主呼吸的人工辅助通气,但是全麻药物的呼吸抑制作用是不可避免的,而现在常用的监护设备的数据往往具有滞后性,不能及时反应患者的通气状况,患者极易出现低氧血症,而人工辅助通气是一种经验式的通气方式,也容易造成患者通气不足。压力支持通气是一种压力起动、压力限定、流速切换的通气方式,目前在重症病人呼吸支持中使用比较多,而在临床麻醉中使用的经验较少,用于保留自主呼吸的静脉全麻的相关报道也较少。目的本研究对人工辅助通气模式和压力支持通气模式对全麻宫腔镜检查患者的PaO2及PaCO2的影响和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探讨压力支持通气在全麻宫腔镜检查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从而为临床工作中通气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择期行静脉全麻宫腔镜检查患者60例,ASA分级I~II级,年龄在20~45岁之间,BMI18~26 kg/㎡,手术时间10~30min,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人工辅助通气组(M组)及压力支持通气组(P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采用面罩给氧及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M组患者为人工辅助通气,P组患者为压力支持通气(PSV),支持压力设为10cmH2O。术中出现影响呼吸的舌后坠、下颌松弛时,托起下颌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SpO2下降低于90%及以下时人工辅助控制呼吸。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动脉PaO2及PaCO2、全麻药用量、SpO2下降情况、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托下颌时间占手术时间百分比、上呼吸道梗阻及低氧血症发生率。结果1.压力支持通气应用在全麻宫腔镜检查中,能够减少上呼吸道梗阻及低氧血症的发生,缩短麻醉中托下颌的时间,明显优于面罩下保留自主呼吸的人工辅助通气。2.经面罩保留自主呼吸的人工辅助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全麻宫腔镜检查中使用时,都会出现上呼吸道梗阻及低氧血症。3.保留自主呼吸的人工辅助通气与压力支持通气都能满足静脉全麻宫腔镜检查患者的通气需要。结论压力支持通气较人工辅助通气用于静脉全麻宫腔镜检查患者可明显改善术中通气,并降低患者上呼吸道梗阻及低氧血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