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预防作用。通过观察比较早期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与常规西医治疗,对60例缺血性中风的患者中风后抑郁的发病情况及社会功能缺陷的影响,评价柴胡疏肝散加减对预防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在缺血性中风病程1周时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入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照组按缺血性中风常规的西医治疗。在中药给予前分别用汉密顿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程度,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估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在治疗3周、随访半年、1年分别评估患者抑郁情况,在治疗1年后评估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情况。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评价柴胡疏肝散加减的应用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预防作用,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以上数据均运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水平取α=0.05。结果:1.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3周后,实验组轻度抑郁4例,中度抑郁1例,重度抑郁0例,抑郁总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轻度抑郁8例,中度抑郁4例,重度抑郁0例,总发生率为40%。差异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随访半年时及1年时,两组中风后抑郁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差异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随访1年时,两组的SDSS评分不同,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间中风后抑郁的发生率在半年时有上升趋势,差异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年时有下降趋势,差异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柴胡疏肝散加减的早期干预,对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的中期(半年)、远期(1年)的发生有一定预防意义。2.柴胡疏肝散加减的早期干预,对缺血性中风患者1年后社会生活质量有改善。3.缺血性中风后抑郁在半年时的发生率最高,在1年时有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