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工光水培饲草技术为解决畜牧养殖中青饲料供应不足提供了新的生产途径,但生产效率低、能耗成本大是该技术应用中的“瓶颈”。通过不同光配方和施氮量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及提高作物种子萌发至幼苗期的生物量,可以达到节能降耗和高效生产的目的。本文以“甘啤8号”大麦(Hordeum L.)为供试材料,研究LED光源不同光质配比、光强、光周期、氮浓度下水培大麦苗生长形态、生物量、营养品质及代谢转录特征,为水培大麦苗光
【基金项目】
:
农业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项目编号:CARS-34)课题主持人:张博教授(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全可控环境条件下水培牧草高效生产技术引进试验与示范”(项目编号:2016YFE0109100)课题主持人:孙九胜研究员(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质饲草产业技术体系负责人:张博教授(新疆农业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光水培饲草技术为解决畜牧养殖中青饲料供应不足提供了新的生产途径,但生产效率低、能耗成本大是该技术应用中的“瓶颈”。通过不同光配方和施氮量调控植物生长代谢及提高作物种子萌发至幼苗期的生物量,可以达到节能降耗和高效生产的目的。本文以“甘啤8号”大麦(Hordeum L.)为供试材料,研究LED光源不同光质配比、光强、光周期、氮浓度下水培大麦苗生长形态、生物量、营养品质及代谢转录特征,为水培大麦苗光合生长及生理生化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不同光质配比下的LED红蓝光源,设置B、R、R4/B、R/B、R8/B、R12/B六种光质配比处理,以无光照(CK)为对照,得出红蓝光配合(4R/B)显著提高大麦苗叶面积、叶片长,茎叶、根系干物质生物量。大麦苗生长生理和营养品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表明,红、蓝光配比4:1为最适光质配比。(2)设置光照强度为100、200、300μmol/m~2/s,得出光强为200μmol/m~2/s时利于大麦苗茎叶部分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提高。光强为300μmol/m~2/s利于大麦植株干物质生物量增加,以及根部粗脂肪、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提高。较高光强利于维生素C(VC)含量提高,维生素E(VE)含量在无光时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光强200μmol/m~2/s对水培大麦苗生长有利。(3)设置16 h光照周期内光照时长10、8、4、2、0 h,得出光照10 h利于大麦茎叶生长和氨基酸含量提高,光照8 h利于光合作用和干物质量累积。叶绿素值随光照时间减少而降低。光照2 h利于提高粗蛋白、粗灰分、粗纤维和VC含量。无光照利于VE含量累积。主成分分析得出8 h/16 h为水培大麦苗的适宜光周期。(4)设置氮浓度为0、4、8、16 mmol/L,得出氮浓度16 mmol/L有利于大麦苗茎叶部分的生长、生物量累积和促进光合作用。氮浓度8 mmol/L利于氨基酸和茎叶部分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含量的提高。氮浓度16 mmol/L利于根系部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累积。施氮使VE含量减少。氮浓度4 mmol/L时VC含量最高。主成分分析得出水培大麦适宜氮浓度为16 mmol/L。(5)代谢与转录组联合分析表明:光强达到300μmol/m~2/s时,氨基酸中天冬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精氨酸、酪氨酸、脯氨酸含量增加,调控氨基酸的关键基因有6个。脂肪酸中短链脂肪酸A(Corchorifatty acid A)含量增加,调控的关键基因有7个。糖合成代谢中果糖、磷酸甘露糖、蔗糖和半乳糖含量有差异,调控的关键基因有6个;随着光照时间减少,天冬氨酸、甘氨酸、精氨酸含量增高,调控的关键基因有6个。脂肪酸中短链脂肪酸A、亚油酸和肉豆蔻酸含量降低,调控的关键基因有4个。果糖含量降低,调控的关键基因有5个;施氮肥使氨基酸代谢中丝氨酸、谷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含量增加,苯丙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甘氨酸、酪氨酸含量降低,关键调控基因有6个。脂肪酸中硬脂酸含量降低,调控的关键基因有4个。糖代谢中果糖含量降低,蔗糖含量增加,调控的关键基因有3个。综上所述,在人工光水培大麦苗饲草时,推荐采用LED红、蓝光质配比为R:B=4:1;光强为200μmol/m~2/s;16 h光周期内光照时间为8 h;氮素营养液浓度为16 mmol/L。代谢联合转录组学的分析初步得出了不同光强、光周期及氮水平下调控大麦苗生长中氨基酸、脂肪酸、糖类合成代谢的主要差异和关键功能基因。
其他文献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将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工作中,不仅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也是让幼儿终身受益的重要方法。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品质可以成为学前教育的载体和参照,传统文化中所发展的力量可以成为学前教育的前进推动。幼儿教师教学的时候,要培养幼儿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带领幼儿走进传统文化,深刻感悟文化中的精髓和魅力。通过传统文化学习环境创设、区域游戏构
随着科技创新工作的深入推进,创新呈现出明显的多学科融合特征,依靠单个主体的创新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创新要求和特征,科研团队应运而生。高校科研团队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织单元,其创新活动的开展,依赖于科研团队内部成员的合理有序分工、协作以及有效的知识共享。然而由于受到团队氛围、竞争环境、团队成员个体人格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内的知识共享绩效仍然较低,迫切需要不断提高。而在影响高校科研
为了充分利用木屑资源作为平菇栽培的原材料,本研究以平菇配方培养料为试材,采用发酵料短时高温工艺进行堆肥及蘑菇种植。对混料期(C0)、堆肥3 d(C1)、堆肥6 d(C2)、堆肥9 d(C3)、堆肥结束(C4)和接种前(S)、菌丝萌发(G1)、菌丝长至一半(G2)、菌丝长满(G3)、原基期(G4)、一潮菇出菇(G5)、总出菇结束(G6)的培养料进行取样,测定其温度及理化性质(p H、电导率、含水量、
随着养殖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以及全球性气温的普遍升高,动物热应激也越来越严重。热应激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动物生理、生产和健康等,给养殖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目前动物热应激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奶牛、鸡和猪,而有关绵羊热应激的研究报道甚少。因此,开展绵羊热应激的研究就显得更为迫切。绵羊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究竟是哪些基因和代谢通路在发挥调控作用?鉴于此,寻找与绵羊热应激相关的基因及调控通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这不仅要求营造开放公平的外部环境,更要主动应对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改善制度性开放体制,提高自身开放水平。当前,国内经济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迫使对外贸易也从传统增量发展转向提质发展。过去的20年,在人口红利、流量红利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出口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人力成本、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
在生态系统水平上,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被定义为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大气CO2的能力,并将碳固存于体内所形成的有机化合物。燃烧的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CO2,是地球碳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陆地生态系统由原先接近平衡的弱碳汇转变为日益渐增的核心碳汇。而如何准确评估生态系统碳指标的时空演变格局,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国草地地处典型的干旱-半干旱
在鲜食葡萄(Vitis vinifera L.)贮运行业中,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作为保鲜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随着葡萄保鲜技术的不断发展,SO2在葡萄产业中的地位依旧不可替代。近年来,由于SO2使用不当造成鲜食葡萄贮运过程中果皮漂白和果实中异味等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红地球、木纳格、巨峰、无核白四种新疆主栽鲜食葡萄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果柄结构与SO2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鲜食葡萄产区,每年因品质劣变造成的产后损失高达20%以上。二氧化硫(SO2)作为主要的商业化葡萄保鲜剂,显著维持了葡萄的采后品质。长期以来,SO2直接作用于病原菌,抑制病原菌生长被认为是维持葡萄采后品质的主要原因。这无法科学准确评价SO2在延缓葡萄采后品质劣变中的重要作用。SO2对果实采后品质的调控机制仍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更深层次的挖掘。本研究以新疆特色葡萄品种‘木纳格’为试材,分
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可在多种类型的癌症中引发显著的临床反应。尽管PD-1/PD-L1阻断疗法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然而,单一的PD-1/PD-L1阻断疗法,往往仅在小部分患者体内起作用,且容易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毒副作用。造成这种
董其昌(1555-1636)是晚明杰出的书画大家,集前人大成而开后人之势,影响波及清初四王、四僧、金陵画派、新安画派等几乎整个清代至近代的文人画坛,可谓“狮子一滴乳,散为诸名家”。他融通古今,洞察时弊,以禅喻画,提出了包括书画历史、理论、技法、品鉴在内自成体系的一套书画理论,堪称“度人金针”,流传甚远。与董其昌立定精神,匡扶书学、画学正脉之举相应的,是晚明关于书统、画统的争鸣,以及道学思想的统一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