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加筋路堤的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uian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路堤的中上部铺设筋材控制路堤破坏滑移面的方法。当路堤失稳破坏时,在筋材加固作用下路堤的滑移面被控制在加筋范围以外,即使路堤受到外界的强作用力,路堤仅在局部产生滑移破坏,上部路堤的变形和稳定性仍能控制,使得路堤的使用性能仍可得到一定的保证。根据振动台试验中对加筋路堤在振动荷载作用下的路面沉降、坡面变形、筋材形变、路堤内部土压力等监测数据的收集,对比分析了局部加筋路堤的动力响应特性。使用有线差分软件FLAC3D对振动台试验的工况进行数值模拟,从土体的非线性应力-应变特性出发,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局部加筋路堤的合理性。同时根据土体在动力作用下的动应力-应变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加筋路堤的损伤评价模型。为加筋路堤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
  (1)在路堤内加筋可以显著地提高路堤的整体稳定性;对比不同工况下路堤坡面的位移量可知,在路堤内加筋可以降低路堤的坡面位移,而且随着加入筋材层数的增多,坡面的位移量越小;局部加筋路堤在保证路堤结构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可以节省一半的筋材用量,而与全断面加筋路堤在抑制坡面位移能力方面减弱的较小。
  (2)在路堤内加筋可以显著地降低路堤内的竖向附加应力;对比不同工况下路堤内部的土压力可知,路堤内的竖向附加应力随着加入筋材层数的增多,路堤内的竖向附加应力越小。与全断面加筋路堤相比,局部加筋路堤内部的竖向应力虽较大,但二者相差较小,仍能满足加筋路堤的性能要求。
  (3)在路堤内加筋可以降低地震波随着路堤高度增加加速度的放大效应,因此本研究提出的只在路堤上部铺设筋材的局部加筋路堤具有合理性。
  (4)使用FLAC3D软件,依托本次加筋路堤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将数值模拟的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进而对各工况下的路堤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当采用只在路堤中上部铺设筋材的局部加筋路堤,在振动过程中的最危险滑移面出现在路堤下部未加筋处;局部加筋路堤中筋材受拉相比全断面加筋路堤中筋材的受到的拉力较小,减小程度不大,此现象还可说明采用局部加筋路堤中筋材的铺设方式可减小路堤内土体的应力集中现象,提高了路堤的整体稳定性。
  (5)本研究通过对加筋路堤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行为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加筋路堤结构的震后损伤评价指标,并验证了该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旧路加铺沥青混凝土是实际工程常用的旧路修复方法,而反射裂缝是此类复合结构路面的主要病害类型。反射裂缝的发展过程可分为裂缝萌生和裂缝扩展两个阶段,其中裂缝的萌生阶段是以张开型反射开裂为主导。目前鲜有关于张开型反射开裂的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鉴于张开型反射开裂是在反射裂缝发展初期占据的主导地位,开展相关研究对于掌握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形成及损伤演化过程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开展带缝水泥混凝土板加铺沥青层结构的
学位
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增加,互通式立交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交叉道路的通行效率,而直接式减速车道作为连接主线和匝道之间的重要部分,是交通事故率较高的区域。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直接式减速车道的长度进行了研究,我国道路相关规范规定了不同主线设计速度下的减速车道长度及流出角范围,但没有具体分析不同主线线形对应流出角范围。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规范对直接式减速车道流出角的规定,以单车道直接式减速车道为研究对象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内陆,全省山脉众多,重峦叠峰,高填方与土石混填路基在高等级公路中经常遇到。土石混填的高填路基在较大自重荷载下会导致较大沉降变形,另在上方结构物和车辆荷载作用下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严重影响道路结构的正常使用。所以为了尽可能减少土石混填路基不均匀沉降对道路结构的影响,亟需对土石混填路基进行合理的地基加固处理,并进一步研究加固处理后的土石混填路基在上部结构物与车辆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学位
半柔性复合路面,是在开级配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基体路面中,灌入以水泥为主要成分的胶浆复合形成的一种路面。该路面自出现以来就以突出的路用性能和疲劳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机场、停车场、海港等重载区域。但由于我国复杂的气候因素,有的地方路面常年处于一个温度变化较小且对路面影响较小的环境条件下,而有的地方冬季又处于一个寒冷的环境,夏季处于炎热的环境,冷热长期循环以及车辆荷载共同作用下就很容易导致路面结构的破坏。
针对目前我国厂拌热再生技术旧料掺量较低、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复合改性沥青再生旧沥青混合料的方法,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SBS/SBR与SBS/SBR/废橡胶粉两种复合改性沥青与老化沥青调和后的性能,以及高旧料掺量下两种复合改性沥青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本文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  (1)对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了RAP中旧沥青的含量与基本性能。针对老化沥青的性能特
细集料作为混凝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天然砂资源的逐年减少,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将成为必然趋势。不同地区的机制砂在颗粒形貌,级配等性能参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因此,针对不同地区机制砂的特征参数以及对混凝土关键参数的研究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选取广西机制砂为试验对象,依据规范要求测定其石粉含量,
海绵城市的兴起大力推动了我国大空隙沥青路面的发展,OGFC沥青路面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大空隙沥青路面。频繁的冻融循环势必影响OGFC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而现有的研究对OGFC沥青路面的抗冻能力涉及又较少,因此,本文研究了OGFC沥青混合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性能衰变规律,为OGFC沥青路面于冰冻地区的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进行的主要研究及结论如下:  1.为制得低温性能优良的胶结料,通过测力延度试
学位
随着我国西南地区的迅速开发,高速公路正逐步向各地山岭重丘地区发展,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数量最多、类型最复杂、发展最快的国家。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群路段作为我国道路交通特殊的连接段,其交通安全问题复杂多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群路段隧道密集,隧道之间的间距较短,在驾驶员行驶过程中,隧道进出口频繁出现,使得驾驶光环境频繁突变,对驾驶员的视觉功能造成较大的负荷,增大驾驶员安全行
有机降黏温拌技术能够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施工温度,在减少能源消耗和有毒有害气体排放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实现节能减排、打造低碳环保交通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有机降黏温拌沥青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低温性能较差的缺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鉴于此,本研究采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柠檬酸三丁酯(TBC)和马来酸二辛酯(DOM)对有机降黏温拌沥青进行二次改性,并对增塑改性温拌沥青及沥青混合
冰水堆积体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冰水堆积体成因特殊、成分复杂,至今还未能作为工程项目路基填料来使用。而随着我国西部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遇上该种不良土质问题,西部地区海拔高、地势复杂,一味地采用换填法终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本论文依托于G0512线成乐高速公路扩容建设项目E2标段,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对冰水堆积体作为路基填料的改良处治方案开展了试验性研究,通过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