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区掺聚羧酸减水剂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terman_s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集料作为混凝土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天然砂资源的逐年减少,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将成为必然趋势。不同地区的机制砂在颗粒形貌,级配等性能参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较大。因此,针对不同地区机制砂的特征参数以及对混凝土关键参数的研究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选取广西机制砂为试验对象,依据规范要求测定其石粉含量,表观密度,压碎值和MB值等性能参数,得到广西不同区划机制砂性能参数的代表值。再通过统计学中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和Pearson系数对机制砂各项性能参数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其不同参数之间的相关程度及显著水平;采用数码相机和徕卡显微镜对广西地区不同粒径的机制砂颗粒进行图像分析,得到其不同粒径的长径比和圆度系数,并分析棱角性与其之间的关系;采用蔡司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光谱仪大型精密仪器对0.15mm~0.075mm机制砂颗粒及75μm以下的石粉进行微观分析,得到广西地区机制砂的粒径分布宽度和矿物及化学成分等微观特性。
  本文采用Marsh筒法和净浆流动度法,测定粉体和液体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水泥之间的相容性,通过试验可知粉体聚羧酸系减水剂为最为适宜的减水剂类型,0.8~1%时为最佳掺量;依据鲍罗米公式及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选定水胶比为0.32和0.35,砂率为0.4和0.42,单位用水量为170kg/m3,聚羧酸系减水剂掺量为1%,并通过性能试验选定初步配合比。以广西地区机制砂混凝土为试验组,西南某地区机制砂混凝土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类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抗碳化及抗氯离子渗透性,优化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砂率等关键参数,最终提出符合广西地区机制砂特性的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要点:水胶比为0.3,砂率为0.44,单位用水量为175kg/m3,聚羧酸系减水剂掺量为0.8%。
其他文献
路面结冰容易导致交通事故,造成的危害极大,研究如何有效的去除路面上的覆冰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主要通过自制研发的疏水材料,并研究其在疏水情况下的抑冰性能,再加上振动使路面上的覆冰得到有效的破碎和去除,从而达到抗滑的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疏水抑冰抗滑磨耗层的研发。首先,通过有机硅树脂掺量相对环氧树脂掺量不同比例与环氧树脂进行简单的物理共混试验,再进行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共混
学位
光催化材料利用光能将污染物就地降解,用于治理隧道内NOX可以弥补现有通风方式无法实质性减少污染物的缺点,在改善隧道空气质量领域有巨大发展潜力。鉴于目前已有光催化降解NO基础研究缺乏对光催化降解NO2性能、粉末状光催化剂固定化的探究,以及光催化材料应用效果实地测试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光催化技术在净化隧道内NOX领域的应用研究受限。  本文通过对碱金属及碱土金属改性g-C3N4、光催化剂固定化、光催
学位
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是影响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是提高路面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的重要前提,当混合料集料分布不均匀时,会导致早期病害频频发生。因此,对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检测显得极为重要。鉴于目前沥青混合料离析常用检测方法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破坏性大的不足,且沥青混合料离析在现行评价标准中未有严格的检测标准,因此,本文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利用MATLAB软件、理论分析和现
学位
公路是布设并暴露在自然环境的人工构造物,其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都与自然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将中国划分为7个一级区和52个二级区,河北省地区包含了3个一级区和6个二级区,其划分结果是在综合考虑全国自然环境分布的情况下进行划分的,针对性不强,不够详细。另外,其研究结果受限于当时的设备仪器使得数据不够精确齐全,而且时间间隔40年之久,公路事业和自然地理条件都发生
学位
沥青路面因其优点众多,得到了高等级路面的广泛应用,其具有足够的力学性能来承受车辆荷载施加的各种作用力、表面平整性较好、驾驶行车的舒适性高、与轮胎的附着力较好、减震及静音性较好、易于清扫与清洗、维护工作相对简便等特点。我国土地广袤,自然条件相差大,常出现不同地区相同质量及同样路面结构在大致一样的荷载作用下,发生损害的快慢速度和严重程度却不尽相同。显然,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是导致此种情况出现的主要
学位
旧路加铺沥青混凝土是实际工程常用的旧路修复方法,而反射裂缝是此类复合结构路面的主要病害类型。反射裂缝的发展过程可分为裂缝萌生和裂缝扩展两个阶段,其中裂缝的萌生阶段是以张开型反射开裂为主导。目前鲜有关于张开型反射开裂的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鉴于张开型反射开裂是在反射裂缝发展初期占据的主导地位,开展相关研究对于掌握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形成及损伤演化过程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开展带缝水泥混凝土板加铺沥青层结构的
学位
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增加,互通式立交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交叉道路的通行效率,而直接式减速车道作为连接主线和匝道之间的重要部分,是交通事故率较高的区域。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直接式减速车道的长度进行了研究,我国道路相关规范规定了不同主线设计速度下的减速车道长度及流出角范围,但没有具体分析不同主线线形对应流出角范围。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规范对直接式减速车道流出角的规定,以单车道直接式减速车道为研究对象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内陆,全省山脉众多,重峦叠峰,高填方与土石混填路基在高等级公路中经常遇到。土石混填的高填路基在较大自重荷载下会导致较大沉降变形,另在上方结构物和车辆荷载作用下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严重影响道路结构的正常使用。所以为了尽可能减少土石混填路基不均匀沉降对道路结构的影响,亟需对土石混填路基进行合理的地基加固处理,并进一步研究加固处理后的土石混填路基在上部结构物与车辆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学位
半柔性复合路面,是在开级配的大孔隙沥青混合料基体路面中,灌入以水泥为主要成分的胶浆复合形成的一种路面。该路面自出现以来就以突出的路用性能和疲劳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机场、停车场、海港等重载区域。但由于我国复杂的气候因素,有的地方路面常年处于一个温度变化较小且对路面影响较小的环境条件下,而有的地方冬季又处于一个寒冷的环境,夏季处于炎热的环境,冷热长期循环以及车辆荷载共同作用下就很容易导致路面结构的破坏。
针对目前我国厂拌热再生技术旧料掺量较低、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复合改性沥青再生旧沥青混合料的方法,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SBS/SBR与SBS/SBR/废橡胶粉两种复合改性沥青与老化沥青调和后的性能,以及高旧料掺量下两种复合改性沥青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本文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  (1)对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了RAP中旧沥青的含量与基本性能。针对老化沥青的性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