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外交背景下的双边能源合作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dgfhd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外交的概念始于二战以后。所谓能源外交,是指国家为了保证本国社会积极发展和能源安全所制定的能源对外政策,及国家的外交、外贸和能源等部门的具体对外实践活动。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攀升,能源问题牵动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全局,开展能源外交活动、保障能源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两国分别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出口国和进口国之一,由于视角和立场的差异,中俄两国能源外交各具特点。本文在比较研究中俄两国能源外交的基础上,首先对两国能源的基本形势作出客观的判断,重点分析了双方的能源合作的领域和区域,并就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中国和俄罗斯山水相连,两国在能源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由于彼此特殊的地缘政治利益,以及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许多共同的目标,1996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署,为两国的双边合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其中能源合作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领域。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阐明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是对中俄两国的能源外交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归纳了两国分别作为能源进口国和出口国的不同能源外交战略特征;第三章、第四章分析了中俄两国的能源基本形势,针对两国的能源特征提出双边合作的重点领域是油气、管道建设和核电项目,重点区域是俄东部地区和里海地区;第五章、第六章分别指出了中俄双边合作中存在的内部问题和外部风险,并为今后加强合作提出六条建设性的第思路。本论文借鉴国家间合作理论、地缘政治学、现代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博弈论、环境能源经济学及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跨学科研究论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力求在研究成果具有可操作性。论文的特色表现为(1)对中俄能源外交进行比较研究,归纳总结了两国的能源外交的异同点;(2)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提出了中俄能源合作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具有可操作性;(3)对中俄能源合作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具体对策。
其他文献
当今时代,职业教育既被赋予着重大使命和热切期待,又深陷根深蒂固的“二流教育”困境,制度性变革的问题成为职教领域最引人关注的问题。然而制度变革并非简单的批判现存制度
以“大职教观”视野推动职业教育制度变革,对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大职教观”视野中的职业教育制度变革研究,既是我国职
政府职能是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政府职能指的是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政府的职能也应当适时地进行调
主题公园的不断兴起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致力于发展卓有成效的城市旅游产品,建设主题公园一直是众所瞩目的焦点之一。事实证明,一个具有较高
本文从新媒体的时代特征出发,论述了科普传播与新媒体的天然耦合性,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科普领域,提出科普传播的新思考、新思维,认为科普当善用新媒体平台,注重受众需求,合
<正>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带动面广、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特殊经济部门。发展旅游业既可从多方面带动其它经济部门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又可从美化了的旅游境地中,开拓眼界,
油气资源的开发以及能源市场的急增,使得管道运输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命脉。由于世界上的管道半数以上运行时间超过了30年,我国的长输管道也大多
为了解大型加压煤气化过程中污染物分布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着重研究了压力对加压大型煤气化过程中氮释放的影响。对晋城无烟煤在φ800 mm加压灰熔聚流化床煤气化实验进行跟踪
冷却肉以其安全、味美、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在国外的肉类市场上倍受青睐。但冷却肉在4℃左右生产销售并不能完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而货架期短,特别是在贮存和销售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