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随着电视传媒行业的迅猛发展,电视节目主持人媒介形象的建构和塑造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主持人良好的媒介形象不仅是媒介自我期望与自我形象塑造的目标,还能确定在公众心目中的分量,主持人需要良好的媒介形象,其对于自身而言不仅仅是个人整体形象的代表,而且媒介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整个媒体形象的优劣。主持人以有声语言作为媒介与受众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媒介的意图和栏目的宗旨最终都要通过有声语言的表述传达出去,电视节目主持人将有声语言加以外化并得以有效向外传播,用符合受众审美需求的言语来服务受众,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所以从这些方面来说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对其媒介形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以主持人的媒介形象为中心展开论述,运用传播学、心理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在整体上对这一选题进行了综合探讨,本篇论文以应用研究为前提,采用文献分析法、面对面访谈及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前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展开了研究。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现有主持人媒介形象的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深化了对其传统理论的反思和探索;另外还运用案例分析法和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对当前主持人在有声语言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试图寻求出能够提升主持人媒介形象的方法。那么具体而言,在本篇论文中共分五个部分,除去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媒介形象与主持人媒介形象”主要是对主持人和媒介形象等相关内涵进行了概括;第三部分对我国主持人媒介形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融媒时代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媒介形象的全新期待;第四部分阐述了有声语言传播对于主持人媒介形象塑造的重要性,特别是从语言功力和语言魅力两个方面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的言语特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紧接着主要是总结了在有声语言传播方面主持人媒介形象存在的问题:如普通话用语不规范、话语权把控能力弱、有声语言话语质量差等现象;在最后一个部分中,根据相关理论以及实践的总结,从有声语言传播的角度对提升主持人的媒介形象进行了对策探讨,分别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首先是语言艺术素养,包括语言创新能力、语篇能力和语言策略能力。对于处于电视节目中心地位的主持人来讲,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创新能力会直接影响着节目的传播效果,同时这是衡量媒体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主持人的语篇能力要求主持人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功力,主要体现在即兴口语能力、应变思维能力以及现场把握能力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主持人要把握好话语权,提高话语质量,主持人需要在自己特有的语言习惯基础上加以改进,为自己的语言增加新的要素;主持人的语言策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主持人的思维上,有声语言是思维的现实,是思维的外壳,主持人思维能力的拓展有利于主持人言语的创新和个性的发展,有助于打破主持人言语原有的老套、僵化和单一化的习惯。其次是基本业务素养,分别从普通话用语规范、有声语言传播中的语气把控、主持人思维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方面所提出对策。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基本业务素养是专业能力的表现方式之一,也是专业精神的一种集中体现。在普通话用语规范方面,梳理了普通话的来源和历史,特别是从历年来的法律规定上予以阐述,对于主持人来说,说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化的语言,更是一种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工作准则,主持人努力使自己的有声语言达到书面语言的规范要求,从而符合受众心理,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而现在有一部分主持人在语言态度方面,会出现有所偏差的表现,比如会对受众过度的逢迎,还有部分主持人会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姿态,对嘉宾或者是受众不礼貌、不耐烦的情况,而会这些都妨碍主持人和受众之间的平等交流,所以主持人要把握好有声语言传播中的语气和态度变化;所以在当今媒介竞争激烈的前提下,主持人要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动性,不断的提高自己在言语表达中的语用品质,注重培养和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最后是媒体背景知识素养,这包括了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较高的职业素养。主持人在自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仅要了解不同传播介质的传播效果,还要学会利用各种媒介工具来进行传播和采编的技术,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用各种先进的多种媒体手段为自身的专业服务。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要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个性是主持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和浓缩,这也与主持人有声语言的质量息息相关,主持人要不断积累和储备日常知识,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其次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应恪守自己的职业准则和社会道德,不断的更新知识,不断的丰富储备,不断的从各个领域中汲取营养。这三个方面对策的提出对于提高主持人有声语言传播的能力,主持人媒介形象的成功塑造以及电视节目的长远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篇论文在对主持人媒介形象进行梳理归纳的基础上,通过选取有声语言传播的角度来分析主持人媒介形象的价值,不但对主持人这一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有较为积极的意义,而且拓展了主持人媒介形象与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理解,进一步完善电视艺术学科体系,促进了电视节目主持艺术及传播学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