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国家鼓励兴办民办高职院校,《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提出,进一步的促进了民办职业教育健康、稳定的发展,2017年最新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提及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时,更是将学风建设这个展示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理念的重要课题再次提出,引起高校对学风建设的更为深入的探究。学风建设体现的是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巨大而无形的精神力量,在校的每一个学生都深受校风、学风的熏陶和影响。探索班级优良的学风建设,是每一所高校势在必行的工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至善穷理的品格,是学校全员参与共同探讨的重要内容,学校各级部门、领导、教师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观念前提下,学生自身也要提升内部的学习动力,完善自我。在全员参与、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培养出具有道德至上,专业精湛、自强自立的优秀学子。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由于生源质量、自身办学的特色等原因,学风建设问题更是迫切和严峻,更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进一步促进学风建设,夯实人才培养计划,提升治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使得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与不断壮大。本研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以专业班级的学风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对学风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学风建设问题的成因,有针对性的对班级学风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解决性的方案和措施,促进学校学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研究中主要从学风建设的六个方面内容进行研究和探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氛围、学习纪律,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学风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专业课程兴趣较为淡薄、班级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学习纪律有待加强,而对于学生出现的学风建设方面的问题,笔者从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出发分析影响学风现状的成因。社会原因主要是市场经济的功利性,造成学生学习目的的功利性;社会不良舆论的渗透对学生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影响;过分依赖网络、缺乏自控能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淡薄,学习方法单一;校园文化活动占用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又缺乏有效的指导,使得学生学习氛围淡薄;教学、学生管理队伍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包办式”教育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表现出学习内在动力不强,自主学习、生活意识薄弱。针对学风的现状结合学风产生的原因,从老师、辅导员、学生自身提出了建立良好的班级学风的措施。首先通过树立班级正确的舆论环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使得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促进班级成员情绪高昂,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使班级呈现出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欢乐的学习气氛。其次通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学风管理制度的建设,使得班级学生通过共同树立班级理念、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再次通过提升教师和辅导员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管理能力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最后通过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树立学生自主学习观,把握专业特性,明确学习目标,通过以上五个方面完善班级的学风建设,并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学校学风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