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哲学视域下特级教师的专业发展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aolo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程哲学中,实际存在物的存在既是过程的存在,又是关系的存在,过程的存在表现为“生成”,关系的存在表现为“转化”。“生成”中又面临着许多不同的选择,即“摄入”;同时,关系性存在中又包含着“创造性”。宏观层面,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关乎教育的质量;微观层面,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对职业的诉求和自我价值的追求。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并非静止不动,新手型教师到成熟型教师再到专家型教师的发展呈现出一种阶段性螺旋上升的特点,其“上升”则表现出一种过程性。在过程哲学的“过程观”下,教师专业发展呈现为作为有机体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生成”“转化”“摄入”以及“创造”过程。过程决定了将要生成的教师类型,因此,对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进行研究,对于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深层理论及实践意义。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观是在过程哲学思想的指引下,用一种新的思维趋向重新审视教师专业发展。它提取了教师由普通个体到教师个体再到专家型教师过程中的微观因素,将这一过程进行细化、放大,从根本上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相对于实践因素,它更多强调的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种过程意识和过程思维。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师,教师的一切行为都在教育的场域中进行解释。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情境性和经验性、复杂性和开放性、统一性和多样性,教育对象的生成性和创造性等都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不可预见性和差异性,也就决定了教师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取得发展,是在不断地自我反思过程中获得成长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观的根基是“人”的生成与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必有“人”的因素,发展目标是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生成过程受到环境、个人知识背景、发展的潜在与给定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个专家型教师的生成都是特殊的。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成过程是根本的,过程就是价值所在。本研究主要在过程哲学的指引下,以特级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运用一种“过程观”探索作为有机体的特级教师在专业发展道路上所发生的“生成”“转化”“摄入”以及“创造”过程,其中也涉及特级教师与非特级教师之间的对比研究。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索教师个体选择教师职业的初衷,主要涉及教师梦想、家庭环境、社会因素等原因,以此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也作为本研究的研究起点。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教师”所做的分析,包括作为新任教师的从教经历,对教师的理解,教师个体如何更好地生成等内容的探究。第三部分主要是对特级教师如何开展教学活动的探究,其中包括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等教学的常规工作,在课堂教学之外如何拓展教学活动,在科研、教师培训以及感悟、反思中的生成。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教师个体与学生之间的探究,包括来自于学生的教师成就感、师生之间或高兴或悲伤的故事、教师个体对学生的另类管理等,着重分析教师个体在与学生的交往、交互作用中如何生成。第五部分主要是对教师个体在从教生涯中所经历的成功与失败进行过程性分析,其中包括班主任工作、职称等教学之外的经历,在学校、学生以及同事层面中获得的帮助或遇到的困境以及教师个体在关键事件中如何生成。第六部分主要是在过程哲学的视域下,结合特级教师的生成过程,为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有可能遇到或已经遇到职业倦怠的教师提供些许借鉴和经验性建议,主要包括与教师职业的联结、与书籍的联结和教师宇宙的自我建构等部分进行分析,帮助正徘徊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的教师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行。
其他文献
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分别拥有不同的课程管理权利。校长作为第一负责人,课程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冲突和矛盾,教师的专业发展等等,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龙头,它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