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型紫外光谱仪的水质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un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污染是当今世界水环境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水质检测装备是准确、实时、全面地反映水环境质量与污染源现状、制定切实可行防治措施的基础装备。本论文开展“基于微型紫外光谱仪的水质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明确的需求背景。   论文针对制药等行业排放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监测与控制的需求,以化学需氧量(COD)和硝氮等必检的重要水质参数为具体检测对象,研究基于紫外光谱分析的水质监测系统的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型紫外光谱仪的水质监测新系统,该系统具有无需样品预处理、无需试剂、无二次污染、在线多参数快速检测等特点;突破了水质监测探头系统结构设计与加工、系统控制方法与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了水质光谱信息处理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多模融合的波长选择新方法、以及一种基于相关向量机的光谱校正模型建立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模型预测准确度;成功研制出多参数、高性能、低成本的水质监测系统原理样机;以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为对比进行了制药污水的比对验证实验,测试结果为COD相对误差<8.3%,硝氮相对误差<3.7%,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T354-200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要求。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是:   ①在系统比较分析现有主要水质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确定采用无需试剂、无需样品预处理、无二次污染、实时快速的紫外光谱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方案;   ②研究了基于连续紫外光谱分析的水质检测方法,以小体积、低功耗、高稳定性、低成本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型紫外光谱仪的水质监测系统新结构;重点突破了水质监测探头设计与加工、系统控制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系统原理样机。   ③研究了水质紫外光谱信息处理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多模融合(WFMM)的波长选择新方法和一种基于相关向量机(RVM)的光谱校正模型建立方法,采用实际水质数据集对所提算法和常用算法性能进行对比验证。实验表明:WFMM波长选择方法在选择有效波长变量的同时,可改进偏最小二乘(PLS)模型性能,具有算法简单、效率高的优势;基于相关向量机的光谱校正模型性能较优,具有模型稀疏、预测速度快等特点。   ④制定了基于微型紫外光谱仪的水质监测系统原理样机性能测试方案,测试结果表明,COD标准溶液测试的准确度<3.8%,重复性<0.3%;硝氮标准溶液测试的准确度<2.7%,重复性<0.4%;采集大新制药污水处理厂出水在重庆大学城环学院进行了对比测试实验,COD相对误差<8.3%,硝氮相对误差<3.7%,达到了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潜艇的安静性是保障其生存和开展水下作战的关键因素,螺旋桨辐射噪声是潜艇噪声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近年来对机械噪声的有效控制,螺旋桨噪声的重要性显得日益突出。艇体尾流速
由于MOB的尺寸远远大于以往所建造过的浮式海洋结构物,并且由多个模块相连而成,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如:MOB模块的运动响应十分复杂,连接器的载荷非常
本文主要研究船型特征对船舶非线性横摇安全池的影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 回顾了当前安全池研究的历史和进展,指出,考虑船型特征对安全池的影响
尽管外加电流的船体阴极保护技术已早已成熟,但许多船东对于该保护系统的实船使用情况缺乏生动的了解,不仅仅是对技术结果有犹豫,对于具体的费用发生情况也缺乏系统的归类与分析
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来临,数字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高速的发展,高复杂度、高分辨率、高实时性的数字视频图像处理算法给传统的视频图像处理平台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传统的视
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需要学生、家长、教师多方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笔者认为,我们教师应该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关键; 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帮助学生树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海洋工程和石油开采的需求促使起重船成为工程船舶的发展热点。起重系统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起重船的起重能
涂层技术作为重要的材料表面强化技术和复合技术,在航空航天、机械、核电及发电机等领域的表面工程中已得到应用,尤其对非常重要又极易产生局部磨损的轴类部件如:航空发动机轴颈
大型散货船在船舶运输中的广泛使用,使得各种各样的舱口盖的设计和运动分析变得日益重要,特别是舱口盖的传动机构。本文针对侧移式舱口盖传动系统的具体结构,在前人的经验的基
随着航道水下疏浚的挖泥船不断发展和对航道管理的逐渐重视,国内外已经发展为链斗式挖泥船、耙吸挖泥船、绞吸挖泥船等多类型挖泥船。其中,自航耙吸挖泥船稳性强,具有自航能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