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舆情已成为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但目前针对教育舆情的研究还较少涉及。教育舆情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空间内,围绕中介性教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教育主体及其参与者对教育事件所持有态度的动态过程。教育舆情从其产生发展而言,包含着主体、媒介、过程以及结果,并遵循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教育舆情在其多方向的传播、反馈、回流中所产生的问题对其引导和规范提出了现实要求。具体来讲,本文主要从这些方面展开:第一、教育舆情的内涵。本部分从舆情在情报学、新闻学的作用出发,结合舆情的自身特点,通过教育舆情的整个发生、发展机制来定义教育舆情,从而突出教育舆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动态性特点。并深度挖掘教育舆情在教育事件、教育实践中的角色作用,总结教育舆情自身的规律,从群体性、地域性、时间性、空间性的角度出发,提炼教育舆情的特点。第二、教育舆情的构成。通过教育舆情的整个发生、发展、变化、结束的过程来归纳教育舆情的构成主体。由于教育舆情的参与者覆盖面之广,为了避免归纳的不尽详实,主要采取从事件发生过程的各个节点进行切分的方法,从而提取各个部分的主题构成。从教育舆情过程中主体的出现,时间的发生,载体的传播,舆情反馈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最后的舆情结果为脉络,深刻勾画出一个动态的教育舆情结构。第三、教育舆情的形成与运行。这一部分主要从内外因和动态的角度出发,分解教育舆情构成里的最重要部分——教育舆情的发生过程。从形成机制的内外因出发,总结出教育舆情形成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并从教育舆情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或者发生、发展、衰退、再发展、结束的变化过程中,提炼教育舆情的运行规律,把握教育舆情的动态变化。第四、教育舆情存在的问题。从把教育舆情的发生、发展与教育事件、教育政策、教育舆情的控制群体出发,结合教育的本质、教育舆情自身的特点与控制的实际情况来阐明教育舆情在实践中的存在的问题、现实要求、以及需要突破的瓶颈。第五、教育舆情的引导策略。教育舆情控制在疏不在堵,因此对于教育舆情的控制也应该趋向于引导而不是压制。本部分从建立健全教育信息的全方位发布机制,构建教育舆情的快速评估帅选机制,重点建设教育舆情的快速干预机制等三个方面来总结通常意义下教育舆情的疏导所需的引导策略。但是由于信息的不稳定性,危机公关意识的欠缺,很容易导致次生舆情的发生,扩大舆情的负面影响,对整个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极为不利。因此在强调引导策略的同时,加入了危机公关所需的次生舆情监控。第六、教育舆情的案例分析。为了使研究更加的鲜活、生动,文章在最后一部分通过选取现实中的教育舆情事件,结合教育舆情规律进行深度分析,从而实现研究为实践服务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