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差异视角下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基于CHIP2013的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一直都备受关注,在农业产业目前仍然存在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及城市地区转移可以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并能为非农产业提供大量劳动力,以满足二、三产业的发展需求,同时,城市地区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大量劳动力来承担城市建设的责任,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不同性别的农村居民在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家庭分工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那么不同性别的农村居民在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是否同样会产生差异呢?本文将在此背景基础上展开研究。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转移理论和歧视经济理论等,探索在男女受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农民受教育程度与农民就业选择的关系,研究教育是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了影响,同时比较不同性别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影响的差异,最终根据我国社会目前发展水平,提出建议,使农村教育能够更好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服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性别比例逐步趋向合理。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等统计年鉴和CHIP2013数据,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分析得出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制及不同性别下的影响差异,再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建立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的计量模型,并将变量划分为不同性别分别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索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的性别差异。通过理论与实证两种方法相结合,本文最终完成了以下内容:(1)梳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教育的现状与特点;(2)分析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制以及存在性别差异的原因;(3)实证检验并比较不同性别下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的差异。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目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性别差异;(2)教育在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时,会因性别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3)在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过程中,相比男性,女性会受到更多的家庭与社会因素影响;(4)在劳动力区域转移的过程中,男女性都表现出更倾向于留在本地务工的现状。根据以上研究内容和结果,本文最终给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基本素质;(2)提高农村居民就业竞争力,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3)保障妇女应有权益,实现社会性别平等。
其他文献
随着约束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与农村承包土地有序流转的体制障碍不断被破除,农户家庭在务工距离与农地转出选择上的自主权也越来越大。因此值得思考的是,务工距离是否对农地转出存在差异化的推动效果?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解答好这些问题,有利于明确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农村劳动者的流动趋势,有益于推进农村土地要素市场的有序发展。对此,本文首先从农地的资产属性与社会属性两个角度分析了其中的影响机制,并利用
近年来,随着银行业发展及金融环境的变化,传统银行正面临巨大的生存发展挑战。在银行零售业务概念引入国内后,国有大行将银行零售业务作为利润突破口大力发展。然而,四川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四川农信)作为中小型特别是地方性银行,受制于规模、监管政策等,发展速度及层次远低于国有大行。因此,如何探索出四川农信发展零售业务行之有效的模式,成为考验金融行业、学术界智慧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四川农信发展零售
金融发展与贸易发展的关系目前有很多学者研究,但仍旧不够丰富和完善,国内相关研究的区域针对性比较低,容易忽略中国区域发展水平差异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考虑了区域针对性比较低的问题,以城市层面的数据来更加深入、细致地分析城市金融发展对保税区贸易的影响。在对国际贸易理论、金融发展理论及其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本研究首先分析我国保税区所在城市的金融发展现状,结合保税区贸易发展情况,然后基于保税区的
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保持国内民生经济较快平稳增长和稳定社会的基石。但由于各地区容易受到当地地方经济形势、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其粮食产业发展中具有产业链不完善、风险大等因素,致使农发行在粮食产业发展中的金融作用发挥不完善。所以,为了改变如今现状,农发行需积极促动生产性项目从决策性项目过渡到决策与市场项目齐头并进,从支持收储环节为主向支持全产业链转变,积极营销市场化客户,提高市场份额,彻底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而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和社会主义新时期对于经济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体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显得越发重要。而在县域城市的整体发展中,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是县域城市的交通建设越来越完善,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设。随着县域城市高速公路的开通,给县域城市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因此选取高速公路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国家鼓励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对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在此背景下,业绩承诺应运而生。然而2018年以来,业绩承诺不达标、业绩变脸的现象屡屡发生,使得业绩承诺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业绩承诺案例表明,业绩承诺经常被用来作为控股股东做大市值、套利牟利的工具,然而企业并购以及业绩承诺的动机很难在并购日体现,因此有必要对并购日后的企业状况进行研究。信息披露则
农业产业化作为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发展的必然产物,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战略选择已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并在全国各地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实践,积累了丰硕的理论及实践成果。但是,客观地说,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农业产业化发展也还面临着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主体规模不够、观念桎梏、政府引导不足等多重障碍。阿坝州理县作为四川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理县长期以来的经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作为最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承担着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任。然而目前,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阻力,农村师资缺乏、水平不高、工作繁重、待遇低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师资配置的不均衡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短板”。目前,研究师资配备均衡化的理论较多,大多数学者将研究的重心放在社会公平的角度,对整个城乡二元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民增收问题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落脚点。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不仅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而且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对提高农民收入、推动我国整体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一,对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现状进行分析。包括机械化装备总量
本报告基于《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创造力》(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in SMEs)一书第二章的翻译实践。该书概述了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创新战略。本书第二章中,作者分析了中小企业创新的障碍与动力,并详细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创新战略。文中涉及到众多经济学概念,专业术语较多,用词正式,多用长难句,属于典型的信息类商务英语文本。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