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发现膀胱肿瘤的价值探讨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3192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探讨螺旋CT检查方法对发现膀胱肿瘤的价值,以期建立一套合理的CT检查程序,早期发现膀胱肿瘤,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材料与方法:动物实验于狗膀胱壁的不同位置造成6个5mm直径结节,膀胱充气后进行螺旋CT扫描,盲法评价不同扫描参数仿真内窥镜(CTVE)图像显示结节的质量情况,比较CT横断面图像、多层面容积重建(MPVR)图像和CTVE图像对膀胱结节的检出率.临床研究分析了26例膀胱肿瘤患者,10例行常规憋尿后CT扫描,18例行充气后CT扫描,其中2例既行憋尿CT扫描,亦行充气CT扫描.图像传至工作站行多层面容积重建和三维仿真膀胱内窥镜重建.盲法评价CTVE、MPVR、横断面图像对膀胱内病灶的检出率.应用SAS统计学软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对于直径≤1cm的膀胱肿瘤,建议采用充气后螺旋CT增强扫描.膀胱充气状态螺旋CT可发现直径5mm甚至以下的膀胱肿瘤;CTVE为一种无创检查,无盲区,横断面图像和MPVR图像可显示膀胱壁的增厚等异常;三者结合可为膀胱肿瘤的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其他文献
近视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关于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形觉剥夺学说认为多种影响视网膜正常成像的因素,均可导致眼轴延长,形成近视,该学说的提出对近视发生机制的研究起到重要的
目的:该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如何检测母体血浆中胎儿DNA,在孕早期做出产前胎儿性别诊断,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孕周的正常孕妇其血浆中胎儿DNA的量和浓度是如何变化的,为将来应用于
本研究利用免疫电镜、免疫组化、图象分析及X线、CT扫描等方法,分析了经病理确诊的50例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术前影像学征象及术后病理资料,观察了胎盘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回顾性地研究肝细胞癌术后患者石蜡标本中免疫活性细胞的类型、分布和数目,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探讨肝癌局部免疫活性细胞与预后的关系,为寻
该研究旨在2型糖尿病人群和OLETF大鼠中初步研究胰岛素抵抗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及糖代谢等其它相磁因素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结论:与胰岛素抵抗关系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