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和热处理对甘薯抗性淀粉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str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甘薯淀粉为原料,采用超高压和热处理制备甘薯抗性淀粉,研究处理方式对其生成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扫描(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快速黏度测定仪(RVA)对甘薯淀粉的结构、结晶性质、热特性和糊化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膨胀势、溶解度以及体外消化性指标等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如下:(1)75℃加热-冻融循环处理导致甘薯淀粉结晶吸收峰和热吸收峰强度减弱,焓值降低、糊化温度升高、糊化温度范围变小,而经95和121℃加热-冻融循环处理后,甘薯淀粉结晶型由A型向B型转化,完全糊化使热吸收峰消失;此外,甘薯淀粉各黏度特征值均降低,回生趋势减弱,慢速消化淀粉(SDS)含量有所增加,121℃一次加热-冻融循环处理(RGR-1)后含量最高,可达29.25%。(2)经重复的压热-冻融处理后,甘薯淀粉颗粒形态消失,衍射吸收峰强度减弱,晶型由A型向B型转化。随着淀粉乳浓度以及压热-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甘薯淀粉的膨胀势和溶解度均有所降低。在淀粉乳浓度为10%、压热-冻融循环1次处理后,甘薯淀粉中慢速消化淀粉(SDS)与抗性淀粉(RS)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29.83%和39.82%。(3)采用200、400MPa压力处理甘薯淀粉,结晶度有所升高,600MPa HHPR处理后,甘薯淀粉结晶类型由A型转变为较弱的B型结构,各黏度特征值以及回生趋势显著降低(P<0.05),糊的稳定性提高。与热处理不同,超高压破坏了氢键,使得甘薯淀粉对酶的抗性减弱,提高了消化性。RS含量低于不同温度热处理以及压热处理甘薯淀粉中RS的含量,600MPa HHP R-3处理最高可达26.13%。(4)FT-IR显示,超高压协同热处理加剧了淀粉颗粒氢键的破坏,并且对结晶结构的影响远大于单一超高压和热处理,400MPa,70℃即可观察到甘薯淀粉的结晶型的转化;协同改性后甘薯淀粉的糊化温度有所升高,400MPa,50℃和60℃处理后,热吸收峰位移变化明显,此时,淀粉的玻璃化相转变过程加快;经不同压力和温度协同处理后,甘薯淀粉中RDS与SDS含量均有所增加,而RS含量有所下降,且超高压协同热处理较超高压冻融循环而言,消化速率更快,淀粉抗性减弱。600MPa,60℃处理后,RDS与SDS总和含量最高,可达85.8%。
其他文献
随着文档影像系统的广泛应用,文档图像自动处理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对表格型文档自动识别系统中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在版面分析中,提出了基于框线检测的
玩具作为幼儿的“良师益友”,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玩具还是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运用文献法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正> 柳编用具麦秸工艺品手工绣花玉米皮编组泥烧花盆木制圆木珠根据市场预测,以柳条为原料编织的笼、筐、篓等工艺品,已成为日用品市场的“拳头”产品。通过先进的技术和传
提出了一种利用磁场力辅助流体动压轴承工作的磁动压混合推力轴承。这种轴承在机器起动和停车阶段,依靠磁场力支承转子系统,当机器达到一定转速后,主要由动压油膜承受轴上载
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cassettetransporterA1,ABCA1)是一种整合膜蛋白 ,它以ATP为能源 ,促进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和磷脂的流出 ,在胆固醇逆转运 (RCT)和HDL生成
本文提出了机电一体化系统主要由广义执行机构子系统、信息处理及控制子系统、传感检测子系统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从实质来说是现代化的机械系统。广义执行机构子系统由驱动
我国农村能源短缺、滥砍滥伐、小煤矿、室内空气污染等能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地区生产、生活及生态。光伏电力清洁无污染,开拓光伏发电接近真空的广大农村地区,是农村地区改
地震在山岳地区常诱发斜坡次生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落石等,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甚至超过因地震直接导致的损失。国内外历次地震震后调查和零星监测
月月桂花香淡雅,微黄,四季开花,但其花量少,即使处于盛花阶段,花量也比同类花量少。月月桂花香是众多桂花中最淡的,几乎闻不到花香味,这限制了其观赏及商业应用。因此虽然桂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水利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水利基本建设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项目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水利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以及相关学者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