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企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我国当前仍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证券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更是将这背后的政企关系表露无遗。一方面,众多由国有公司改制而来的上市公司与政府的利益关系深度交织,地方政府出于增加社会就业、对地方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进行补偿、满足资本市场的各种硬性指标要求等各种目的参与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中去,给予了这些公司大量的政府补助。另一方面,出于宏观经济调控、中观产业扶持和微观技术创新的目的,各级政府给予了众多上市公司专项财政补贴,用以引导企业投资方向,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政府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目的。政府补助切实改善了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扮靓了报告期内的会计盈余,而专项补助更可在长期改善企业的营运水平和盈利能力。当这些公司发布政府补助公告后,其背后所具有的信息含量能够改善投资者对于公司未来的经营预期,从而导致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动,产生一定的超额收益,也即引起股票市场的市场反应。本文即以政府补助公告的市场反应作为研究内容,首先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政府补助公告的市场反应存在与否进行了检验与分析,接着基于已证实存在的市场累计平均超额收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政府补助市场反应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依照得出的显著影响因素对总体研究样本进行分类后的对比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公告的披露确实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能够引起公告前和公告目的显著正向市场反应,而在公告后超额收益趋于消散。这一现象的存在,亦在侧面说明我国A股市场仍为一个弱式有效市场。(2)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和分组对比研究表明:①政府补助公告的市场反应存在规模效应现象,即小规模的公司能够获得更高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②当政府补助金额占当期利润的比例较高时,投资者的滞后反应导致累计平均超额收益一路走高,体现了投资者不理性的一面。③投资者更为看好将政府补助金额计入递延收益这一会计确认结果,由此录得较高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④公司的最终控制权是国有部门还是私营部门这一区别并不能对政府补助公告的市场反应产生显著影响。(3)对总体样本和各组分类样本的研究表明,内幕交易这一证券市场的幽灵在上市公司政府补助公告事件中普遍存在,这样的行为扭曲了证券市场运行效率,侵害了非知情交易者的利益,有必要对其加以监督和惩罚。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于完善政府补助公告事件的披露质量、加强内幕交易的监管和惩治、改善投资者结构、加强投资者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