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之后又下发了一系列贯彻落实它的配套文件,这些文件的相继出台说明党和国家已经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来。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生事物,独立学院正在快速成长,其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而且,由于独立学院有别于公办高校的特殊的办学机制,再加上外部环境、生源特点、发展阶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形势更为复杂。运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能够满足时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建设,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社会中一切与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利益相关的人或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职能”或“隐性职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多方协同,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乃是大势所趋。基于此,对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建设加以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以文献研究为主,在分析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独立学院发展的现实情况,运用相关理论对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建设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独立学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作用。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强调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其次,通过现有院校数量、在校生人数两方面的官方统计数据将普通高等院校和独立学院进行对比,展现独立学院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第三,通过归纳概括独立学院学生的总体特点,突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重要意义。第四,运用马克思“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的观点探讨整体环境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并简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性,强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第五,归纳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研究的思路、内容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主要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界定了文章中涉及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三个核心概念,重点分析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并对社会及其诸要素的关系作了探讨。其次简要介绍了教育生态学、利益相关者、信息生态学、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四种理论,并对四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目前独立学院基本实现校区独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党团社团组织活动成效显著,在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建设方面进展顺利。但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还存在系统性不强、信息生态环境意识缺乏、校园文化体系不完善、教学模式缺少针对性、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不足、未重视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家庭教育的迷失和扭曲、社会认同度低等问题,同时简要分析了上述问题的成因,主要在于独立学院仍处于成长期,软件建设尚有待时日,而且作为新生事物缺少成熟的指导方案加以借鉴。第四部分主要针对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和建议。首先要确立两种理念,包括从系统角度出发定义环境大框架、强化信息生态环境建设理念。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自身环境建设,包括以和谐校园为抓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改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重视课堂教学中教书与育人的互相促进。第三要注重家庭的配合。主要突出强调家庭对教育对象的素质养成影响。第四要注重传媒环境的净化。主要强调增强传媒社会责任,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第五要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主要在于促成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本部分研究的主旨在于以局部生态环境的优化来促进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整体的优化,彰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