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优先污染物筛选及协同监测探讨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面临着不破行政隶属与实现区域环境共治的重要挑战,且一体化示范区存在水环境监管各自为政、数据割裂的问题,在监测指标、监测频次、特征污染物监测和数据共享等方面,与协同监测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筛选一体化示范区的优先污染物,明确常规监测指标外的特征性污染物,完善一体化示范区常规监测、应急监测与响应,对于推进一体化示范区水环境协同共治至关重要。本文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法,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除基本项目和补充项目外的特定80项污染物中,筛选了一体化示范区的优先污染物,并对其风险程度排序。在优先污染物筛选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常规水质监测数据,以超标风险对一体化示范区的高风险断面和高风险时期进行识别,并分析了流域水量配置和水质水量响应关系,从常规监测、应急监测与响应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体化示范区协同监测的建议,旨在为跨行政区区域实现标准统一、监测统一、执法统一的生态环境协同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结论有:(1)以检出频率、空间分布、最大占标率和致癌性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法,在综合评分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体化示范区优先污染物筛选体系。相较于传统方法,优化了主观赋权的问题,使得优先污染物筛选结果更为客观,适用于跨行政区区域。(2)于2017年10月-2020年8月在一体化示范区骨干河流太浦河沿程的六个监测断面,共开展了11次109项污染物的水质采样检测,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特定80项污染物的筛选结果表明:锑的风险高,与近年数次突发流域型锑污染事件及示范区产业特征性污染排放一致;丙烯酰胺的风险比较高;镍、钛、阿特拉津、硼、钴、钡、钼、二氯甲烷、钒、多氯联苯的风险一般;三氯甲烷、微囊藻毒素-LR、甲基汞、氯苯、丙烯腈、1,4-二氯苯、甲苯、内吸磷的风险比较低;其余未检出污染物的风险低。(3)针对一体化示范区当前监测现状与“统一监测”还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结合优先污染物筛选结果,以超标风险识别一体化示范区的高风险断面和时期,探讨从监测指标、监测断面、监测频次三个维度完善一体化示范区协同监测。监测指标上,增加锑、丙烯酰胺为常规与预警监测指标,与已有的基本项目一同反映一体化示范区水环境现状。监测断面上,增加高风险的支流断面为常规和预警监测断面,对已有的国考、省考、水源地等重要断面作为补充。监测频次上,在污染物高风险时期增加监测频次。(4)结合优先污染物筛选结果,探讨从数据共享、应急响应和水量调配三个维度完善一体化示范区应急监测与响应。数据共享上,标准化水文水质监测数据并完善数据共享与应急管理平台。应急响应上,结合雨情、水文、太浦闸下泄水量等因素设置分级响应方案。水量调配上,当风险较高的污染物浓度超过一定限值时(如锑浓度超过4ug/L时),响应水量调配、企业污染减排等措施。本文依托水专项《金泽水源地水质特征研究与风险评估》(2017ZX0727003-01)课题,得到了上海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和太湖流域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的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已被CSCD核心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接收录用。
其他文献
超快超强激光的出现,使得光与物质的强相互作用逐渐揭开面纱。四波混频作为一种重要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以其能将激光从可见光波段扩展到红外和紫外波段并可调谐的优势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气体介质因为在光激发下具有很高的损伤阈值,这使得人们逐渐从固体介质转移到了对气体介质中四波混频的研究。本文研究了聚焦参数对光丝中四波混频转换效率的影响。利用808 nm的强近红外脉冲和弱可调谐的红外脉冲(1.3-2.2μ
复杂网络方法最近成为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的重要工具,并在各个领域的观测和实验数据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应用。在这方面的研究中,主要的网络方法有递归网络、可视图和转换网络。有序模式转换网络扩展了现有时间序列分析的既定概念,为刻画非线性动力学特性提供了很多新的见解。本文主要用Ordinal Pattern(简称OP)构建转换网络(Ordinal Pattern Transition Network,简称OP
深度神经网络的分类模型在面对现实场景存在的各种情况,仍有着可以提升的空间。对于一些难以判断的图像,在进行分类时模型预测的风险可能难以估计,又或是外界存在的干扰也会让分类模型的效果无法保持稳定。本文参考Deep Gamblers一文的思路,对分类模型的输出进行改进,增加了一个新的输出类别,提出了两种算法。它可以预测分类结果的置信度进行选择性分类,通过选择分类样本的覆盖率来减少预测时的风险。为更加完善
遥感技术的发展对构建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全球环境资源空间信息保障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一种数字信息化成像的现代化综合技术,遥感产生的图像能在不同时空尺度下为地物目标提供宏观、动态的观测信息,即使在远距离的情况下,其观测结果也不易失真。囿于当前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技术的水平,大量的遥感数据无法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造成遥感信息资源的浪费且难以实现自动化工业落地。基于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技术的应用需求,尤其是遥
利用X光图像进行违禁物品检测是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已被广泛应用在物流运输、公共交通等领域。早期研究主要基于传统特征描述子与特征分类器,检测精度较低;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与高性能计算设备的出现,基于深度学习的X光图像违禁物品检测研究也逐渐增多,大幅提高了检测效果。然而,深度学习方法依然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一方面现有模型仅能识别训练集预先定义的类别,无法直接检测新增的违禁物品类别,限制了模型的应用场
非线性演化方程是描述各种复杂自然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长期以来其研究在数学、物理等诸多学科领域都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代数系统的不断完善,符号计算早已成为人们求解非线性演化方程精确解的有力工具和手段。本文在数学机械化思想的指导下,基于符号计算和计算机代数系统Maple,对非线性演化方程特定类型高阶波解的机械化算法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第一部分通过重新定义平衡
故宫文华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明代为皇太子的东宫,清代为举行经筵的地方。文华殿主殿为工字形平面,前殿即文华殿,后殿曰主敬殿。文华殿室内天花彩画数量繁多,制作精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因环境和人为因素,文华殿室内天花板彩画滋生大量霉菌,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过程严重影响了彩画文物的寿命。彩画的微生物病害已十分严重,亟待解决。异噻唑啉酮类化合物具有高效、广谱的抑菌性能、适用较宽的p
氮磷浓度过高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也是水环境面临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同时,水生生态系统微塑料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大型底栖动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大型底栖动物对水体中氮、磷及微塑料的去除作用,可以为水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对水环境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已有研究,本文设计开展大型底栖动物对水体氮、磷去除的中宇宙实验,通过对水样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其强大的光合能力和微小的分解作用,被认为是全球碳汇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因而,滨海湿地恢复和增汇可以成为服务碳中和战略目标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植物光合作用是滨海湿地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滨海湿地蓝碳的重要驱动力。此外,叶绿素荧光是一种监测植物光合状态的无损探针,能够成为植物光合效率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当前滨海湿地植被光合作用和荧光特性的动态变化及内在机
液晶材料作为光学调制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可见光、红外、毫米波和太赫兹光谱区域,但低粘度、高双折射率、低熔点、宽液晶相温度区间和大介电各向异性依旧是衡量液晶材料能否应用及应用范围的关键指标。伴随着液晶光学器件和新型显示技术的发展,高双折射率混合液晶成为研究热点,为改善目前高双折射率混合液晶在应用上存在的熔点高、介电小等突出问题,本论文以二氟乙烯氧基作为极性末端基设计合成了三类液晶稀释剂:二氟乙烯氧基联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