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住宅结构性能评价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的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旧住宅性能评价及实践效用研究”(51378329)的子课题内容,该课题是以旧住宅性能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做出评价进而应用到市场实践中的研究。项目将旧住宅的综合性能分为建筑性能、结构性能和设备性能三方面,本文“旧住宅结构性能评价研究”是其子课题,本研究将重点对旧住宅的结构问题、结构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及评价模型等进行研究,是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重点分支内容。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住宅建设数量保持高水平发展,截止到2013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已上升到31.6 m2,数量庞大的旧住宅已出现很多问题。目前国内已开展了大量的旧建筑更新改造的研究实践活动,而旧住宅更新改造再利用的前提是保障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对旧住宅结构安全性能进行科学的评价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即对此方面进行研究,并以旧住宅结构性能评价为重点研究内容,不仅为保障居住者生命财产的安危作出一份专业贡献,同时通过对结构性能的评价,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和资源浪费,将环境破坏降到最低,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出一份力。  论文具体章节内容为:  第一章绪论:就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研究概况作了阐述;以及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进行论述与总结。  第二章对旧住宅结构性能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包括:建筑更新理论、绿色建筑理论、结构可靠性理论以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配对比较法和加权平均法。  第三章本章对山西省旧住宅结构性能问题进行研究。选取太原市和大同市进行实地调研,且通过发放问卷和随机检测的形式对存在的结构性能问题进行数据回收整理,总结出山西省旧住宅面临的结构性能问题。  第四章本章根据山西省旧住宅结构性能问题的特点和分类,通过参考现行规范和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结构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对其建立所需要的定性定量指标以及其等级标准和权重值的确定进行了论述,最后介绍了旧住宅结构性能评价所采用的评价模型,即模糊综合评判法。  第五章根据本研究构建的评价理念和方法对所选取的旧住宅实例进行了实证应用研究。  第六章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和突破点,并对文章存在的不足和希望今后改进的地方进行了展望。  本文通过对旧住宅结构性能问题以及评价方法的研究,使住房的使用者、管理者、决策者对住房的结构性能和状况有所了解,为下一步的修缮、改造、拆除提供量化科学的依据,也为华北地区城市建设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保护做一份贡献。
其他文献
多元形态的混合是汉正街的特色,也是汉正街的历史记忆,正是这一混合使它古老而又生机勃勃。近十多年来推倒重建式的城市开发残酷的吞噬着这种独特的活力,一些大尺度但单调呆
建筑大师密斯曾说过,“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综观建筑历史,建筑的细部问题一直伴随着建筑的发展历程,并且也是历代建筑师所普遍关心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建筑的结构形态在相当长的
居住空间是人们起居生息的场所。随着人类的发展,这一场所由简单到复杂,逐渐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这其中既有规定,又有憧憬。这些精神层面的表现对居住者人格品德的形成不可避免
随着建设部2002年《近期建设规划暂行办法》以及2005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政策的颁布,近期建设规划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成为一个单独编制的体系,而且已经在全国范围
华中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受邀参加了武汉市新荣客运站的规划及建筑设计,并基于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作了多次优化修改,直到施工图阶段的完成。本文以此绿色建筑的研究型设
医院建筑设计是所有的建筑设计中功能最复杂的一种。因为医院建筑不仅与建筑的发展、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密切相关,又与医院的医学发展模式、医疗工艺流程、新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的旧城保护和改建的进行,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的理论也在不断推进。本文尝试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探讨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借鉴城市设计和环境心理
玻璃表皮或以玻璃作为构图重点的建筑形式比比皆是,几乎遍及了整个中国。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愿望和开发房地产的利益驱使下,在豪华、美观的概念下,市场上出现简单模仿国外模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农村面临三农问题的困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北京郊区的乡村旅游在1980年代末应运而生,乡村旅游建筑的建设随
本文主要从建筑与城市规划的视角,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徽州城市村镇水系营建和管理的历史经验。全文由上、中、下三篇组成:上篇主要探讨了徽州城市村镇水系的概念、形态、功能、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