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妇科调经片由当归、川芎、香附、白术、赤芍、延胡索、熟地黄、大枣、甘草等十三味中药组成,具有养血、调经,止通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等症,疗效较好。方中以当归、白芍、熟地黄补血调经,以川芎、香附、赤芍、廷胡索活血止痛,以大枣、白术、甘草补脾益气以生血。诸药合用,相得益彰,共助养血,调经,止痛之功。 该药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标准号为:WS3-B-0937-91。由于该标准记载的项目内容不尽完善,如提取工艺中无加水量、提取时间、质量标准等均需要研究补充,故本文通过对该制剂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等深入、全面地研究,并将原来的糖衣片改为薄膜衣片,旨在完善其制备工艺,更好地控制成品质量,促进该制剂更好地造福于广大患者。 在制备工艺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提取工艺中加水量的研究。处方中香附、白芍、赤芍等六味药材需加水煎煮,本文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对妇科调经片提取过程中加水量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加水量为药材体积的8倍量为宜。 2.处方中其余药材粉碎出粉率的考察。对方中白术、延胡索、当归、川芎4味药材的粉碎出粉率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其出粉率为92%-93%。 3.对稠浸膏浓缩干燥条件的研究。采用真空浓缩和喷雾干燥的方法,对其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真空浓缩的条件为真空度0.06kpa,温度60℃;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50℃测)-1.20(50℃测),再进行喷雾干燥,条件是药液温度60℃,进口温度为170℃-175℃,出口温度80℃-85℃,风量4,压缩空气2kg/cm~2。 4.成型工艺研究 4.1 辅料种类和用量研究。以崩解时间和可压性为观察指标,对糊精,乳糖和淀粉三种辅料制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以淀粉作为填充剂为佳,用量为0.09g/片。 4.2 制粒方法研究。采用不同浓度乙醇制粒,观察制粒效果,实验结果:采用80%浓度乙醇制粒,用量为药粉的1/3为宜。 4.3 薄膜包衣工艺研究。实验结果:采用欧巴代-Y-1-7000 15g,80%乙醇250ml,包裹1000片,在高速包衣锅中进行。 通过上述研究,确定为妇科调经片的制备工艺为:处方中十味药材,白术、延胡索、当归、川芎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其余香附等六味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50℃测)的稠浸膏,喷雾干燥、粉碎,得到的干浸膏粉与白术等细粉及辅料适量,混匀,制成颗粒,60℃以下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即得。 质量标准研究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1.定性鉴别。分别以当归、川芎、白术、延胡索为对照药材,芍药苷为对照品,采用薄层层析法,分别对当归、川芎、白术、延胡索、白芍和赤芍进行了定性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