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后续会计处理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以啤酒企业为例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i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商誉存量不断增加,商誉减值规模也随之增大并引起了较大争议。证监会对于商誉处理的监管愈加严格,商誉后续会计处理审计风险成为审计工作中的重要风险来源,研究如何识别商誉后续会计处理审计风险来源并将其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学术与实践意义。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如何识别与评估商誉后续会计处理审计风险并有针对性的进行防范与应对。本文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结合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分别分析商誉后续会计处理审计风险的两个重要来源:重大错报风险与检查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通过对比分析三家啤酒企业在进行商誉减值会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同时识别三家企业的主审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检查风险。根据对这两个风险来源的识别与控制,有效的降低商誉后续会计处理审计风险。本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商誉后续会计处理审计风险中的重大错报风险来源除常规分析中初始确认金额过高、业绩承诺难以实现等来源外,还存在资产组划分不恰当、资产组变更不合理、减值迹象识别不合理、减值计提金额及关键参数设置不合理、商誉相关信息披露不足等来源。其中,正确划分商誉所属资产组是后续正确会计处理的基础,应引起足够重视。(2)检查风险由注册会计师行为直接引致,而该风险贯穿从初步业务活动到最终完成审计工作并出具审计报告的全过程,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执行全过程中时刻保持风险意识。(3)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司管理层规范商誉所属资产组的划分并在前后会计期间保持一致、正确识别商誉减值迹象、强化商誉信息披露,规范评估机构工作以及加强监管等多种方式规范商誉会计处理,从而减少错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自身合理评估风险、提高执业能力、优化审计程序以及完善事务所质量控制体系降低检查风险。通过对两个维度风险的控制实现对商誉后续会计处理审计风险的有效防范。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动机一直被认为是促进二语或外语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取得学习成败的关键。然而动机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动机理论对动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D(?)rnyei(2005)在全球化背景下,结合心理学中的可能自我理论和自我差异理论,提出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简称L2MSS)理论框架。该理论系统包含语言层,学习层和学习情景层三个层面,强调情感认知等个体因素,是目前最新的二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