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富于变化的市场经济中,相较于实际产能,产品的有效需求能力远远低于前者的状态即为产能过剩。市场经济运行当中,短期的供应与需求的失衡是常态,但如果产能过剩的问题长期存在,则会引发市场以及产业链的失序,进而给经济运行带来重度危害。近期以来,政府以及理论界对产能过剩问题密切关注,在经济结构调整工作中,政府部门已将产能过剩的整治与抑制列为工作要点。产能过剩是影响辽宁这一制造业大省经济振兴的一个瓶颈,因此测算辽宁省制造业各行业的产能过剩程度,对辽宁省制造业出现这一现象的成因加以研究,进而为政府部门对于这一问题的整治提出参考性意见,使该研究富有关键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产能过剩,产能利用率的概念,辨析目前普遍存在的两种不同类型的产能过剩,阐释了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和传导路径,分析了辽宁省当前制造业企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及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文章重点是采用面板协整法测算了辽宁省21个制造业行业在2005-2014年的产能利用率,最后对辽宁省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加以深度探究,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测度结果表明:第一,重工业制造业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轻工业制造业的化学纤维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纺织业均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第二,辽宁省制造业整体的产能利用率波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基本保持一致。进而分析出宏观经济环境深度调整、经济结构不合理、体制缺陷造成了辽宁省制造业出现产能过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