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abb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乳腺癌作为全球肿瘤新发病例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巨大进展显著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同时也使分类治疗的概念深入人心。然而,分类治疗离不开对各种类型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精确评估。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MMBC)是指同侧乳房同时存在2个及以上独立的浸润性病灶,在乳腺癌病例中相对少见。但是,随着乳腺癌诊断技术的提高,其发病率明显上升。有研究指出,与单灶性乳腺癌(UBC)相比,MMBC具有更侵袭的生物学行为和更差的预后。但是,各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分析其分子和生物学特征,进而指导MMBC的临床诊疗。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MMBC组和UBC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间的差异,探索MMBC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MMBC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MMBC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经病理结果证实为MMBC,且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的病例作为实验组;按照实验组与对照组1:2的比例系统随机抽样选取同期收治的UBC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秩和检验、Pearson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家族史、月经状态、身体质量指数(BMI)、手术方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表达、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上皮钙黏附蛋白(E-Cadherin)、CK5/6、分子分型、病灶大小、淋巴结状态、脉管浸润、组织学类型及分级等临床病理资料间的差异;分别应用χ2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MMBC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研究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乳腺癌患者201例,其中MMBC患者67例,中位年龄48岁;UBC患者134例,中位年龄52岁,MMBC组诊断年龄小于UBC组(P=0.025),且MMBC组绝经前患者所占比例(43/67,64.2%)明显高于UBC组(57/134,42.5%;P=0.004)。另外,与UBC组相比,MMBC组患者BMI低于正常范围的患者所占比例较高(P=0.025)。两组患者家族史及手术方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MMBC和UBC的免疫组化结果及分子分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BC组肿瘤最大直径小于UB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当把MMBC的肿瘤大小定义为肿瘤聚合直径时,25例MMBC的肿瘤分期由T1转为T2,并且MMBC组的肿瘤聚合直径明显大于UBC组(P<0.001),提示当前的肿瘤直径定义方式可能低估了MMBC的肿瘤负荷。另外,65.7%(44/67)的MMBC病例伴有原位癌,相比之下,UBC组这一比例较低(38.8%,52/134,P<0.001)。67例MMBC患者中有26例在诊断时已经发生了腋窝淋巴结转移,而134例UBC患者中仅33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与UBC组相比,MMBC组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且淋巴结分期较晚(P=0.004)。MMBC组脉管浸润率高于UBC组(MMBC组28.4%,UBC组1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7)。绝大多数(92.5%)UBC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然而只有71.6%的MMBC单纯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另外有19.4%的MMBC存在2种及以上组织学起源。MMBC组和UBC组组织学分级为Ⅲ级的患者分别占该组患者的23.0%和22.8%,两组患者的组织学分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3、进一步探讨MMBC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如下:单因素分析发现,诊断年龄、脉管浸润、是否伴有原位癌在MMBC淋巴结阳性组与阴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月经状态、家族史、BMI、ER、PR、HER-2、Ki-67、分子分型、p53、EGFR、E-cadherin、CK5/6、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对MMBC的淋巴结转移无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诊断年龄小于40岁、脉管癌栓浸润、伴有原位癌是MMB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与UBC相比,MMBC具有诊断年龄小、绝经前患者以及BMI值低于正常范围的患者所占比例高、肿瘤聚合直径大、淋巴结转移率高且淋巴结分期较晚的特点。2、诊断年龄小于40岁、脉管癌栓浸润、伴有原位癌成分是MMBC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3、超过一半的MMBC伴有原位癌病灶,并且原位癌的存在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因此,是否伴有原位癌以及原位病灶的大小及范围可能是MMBC的预后相关指标,需要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丙烯酰胺(Acrylamide,ACR)是一种水溶性不饱和酰胺,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能影响人和实验动物认知功能,但由于其毒性机制尚未明确,仍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姜黄素(Curcumin,Cur)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Aβ形成和聚集的作用,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尤其是AD的防治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体外实验方法观察Cur能否改善ACR对学习记忆相关通路和蛋白的影响,为探索缓解ACR学习记忆损
目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预后与其罹患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中20%AP患者将发展为重度(死亡率约为40%)。因此早期识别严重或致命性AP患者,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临床评估AP严重程度指标有很多种,各有优缺点。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II)、Imr
混合选别过程包括磨矿环节、浓密环节和浮选环节,是实现高效选矿的重要方法,其中浓密过程和浮选过程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浓密过程是根据重力沉降原理实现矿浆的固液分离的物理过程,浮选过程是利用矿物表面的自带的或者由药剂作用得到的亲水性和疏水性的差异将有用矿石与脉石分离的物理过程。浓密过程是浮选过程的上游环节,控制目标是令浓密过程的矿浆浓度稳定且保持在工艺约束范围内,经过浮选过程得到的精矿品位和尾矿品位在目标
目的:探究血浆锰水平及其抗氧化酶相关基因Mn SOD rs4880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关联性,为NAFLD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基于病例对照1:1匹配的研究设计,共纳入1838名研究对象。其中依照中华医学会NAFLD诊疗指南确定的病例组与非NAFLD的对照组各919名。血浆中的锰浓度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背景和目的:乳腺癌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而在乳腺癌患者中,ER阳性乳腺癌患者所占比率最高。目前我国肥胖人群逐年增长,肥胖及其并发症引起的问题也越来越尖锐。腋窝淋巴结转移作为乳腺癌中最常见的转移方式,同时也是影响乳腺癌预后最重要的因素,研究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可以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目前,ER阳性乳腺癌和肥胖的关系并不十分明确、肥胖和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确,仍需要我们去探讨和发
目的:通过对国医大师李士懋传承工作室保存的医案库及出版物等相关文献整理与分析,研究和传承李士懋教授诊治胸痹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为胸痹中医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医大师李士懋传承工作室保存的医案库及出版物等相关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整理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全面分析、整理、归纳李士懋教授诊治胸痹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李士懋教授平脉辨证思辨体系诊治胸痹
人类对外界信息的获取,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图像,而图像作为信息载体,其在获取和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影响,会影响到对图像的进一步使用。因此,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是十分有必要性的。本文深入分析了传统去噪算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优缺点,针对现有图像去噪算法在提升去噪性能的同时,伴随图像边缘信息丢失的问题,基于自适应中值滤波(Adaptive median filtering,AMF)算法提出两种侧重点不同的
自1969年美军以科研为目的设立互联网以来,短短的半个多世纪互联网深刻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虽然中国的互联网起步较晚,在1994才接通第一条国际专线,但随着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中国现已成为世界上互联网行业最为发达的几个国家之一,并拥有众多的互联网企业。中国自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以来,互联网行业经历了千团大战(2011)、电商大战(2012)、在线旅游大战(2013)、O2O外卖大战(
目的:本课题主要通过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并观察分析治疗结束后的临床效果和对患者血清总Ig E、C3、C4的影响。方法:为研究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随机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9月本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部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每晚10mg口服;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对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主流术式为乳房切除术和保乳手术。相比于欧美等西方国家,我国符合保乳条件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率较低,且缺乏针对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目的:分析符合保乳手术条件的患者选择保乳或乳房切除手术的影响因素,以期进一步提升符合保乳条件患者的保乳率,为患者带来较优疗效及良好的术后外形。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